甘露四年(公元259年)春,正月,宁陵县界的井中又出现了两条黄龙。据《汉晋春秋》记载,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纷纷为此庆贺。曹髦却神色凝重地说:“龙,象征着君主之德。如今它既不在天空翱翔,也不在田野中安处,却屡次屈居于井中,这并非是好兆头。”于是,他写下《潜龙之诗》来自我讽喻,抒发心中的郁闷与担忧。司马昭看到这首诗后,心中对曹髦产生了不满,君臣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微妙。
夏天六月,司空王昶不幸去世,魏国朝堂又失去了一位重臣。秋天七月,陈留王曹峻也离开了人世。冬天十月丙寅,朝廷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从新城郡中分出部分区域,重新设置上庸郡。十一月癸卯,车骑将军孙壹竟被家中的婢女杀害,这一系列的变故,让魏国的局势愈发显得动荡不安。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春,正月初一,天空出现日食。在古代,日食被视为上天的警示,这让本就忧心忡忡的曹髦更加焦虑。夏四月,曹髦再次下诏,命令有关部门遵循之前的旨意,再次晋升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之礼。
五月,洛阳城的天空仿佛被阴霾笼罩,压抑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高贵乡公曹髦坐在宫殿之中,看着朝堂之上司马昭日益膨胀的权势,心中的愤怒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他深知,自己的威权正一天天被蚕食,若再坐以待毙,必将遭受废黜与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