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安慰道:“行了,别多想了,人家沈禾不是说了,准备买人吗?那肯定是人多了,用不完呗!你想啊,要是咱们是地主,你愿意多养那么多人?”
常氏疑惑道:“真是这样吗?”
王大山肯定道:“指定是啊!要不前两天还夸你做饭好吃呢!”
“那倒也是啊!”
“行了,早点睡吧!明天还得起来干活呢!”
不多时,王大山就打起了呼噜。
常氏也渐渐进入睡熟状态。
次日。
吃过早饭。
沈禾问常氏:“常大嫂,你愿不愿每天来我家里帮工?包吃,另外还有工钱,一天三十文,或者一斤粮食。”
常氏一听,包吃还有工钱拿,关键是这么多人,沈禾就只提到了自己,顿时觉得受宠若惊。
昨晚的猜测,也跟着烟消云散,要真是她的错,怎么可能就单独愿意留她。
赶紧道:“愿意,我愿意!”
常氏再傻,也知道沈禾留她,主要是为了让她帮忙做饭。
沈禾家的伙食,可不是其他人家能比的,时不时还能整出点儿,稀奇古怪的食材,这对吃货常氏是很具吸引力的。
何况在哪做饭不是做?
就是不去沈禾那里,难道在家里,婆婆就不让自己做饭了?
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常氏会答应,一点都不意外。
………………
将近百十人一起盖房,两座带院子的房子,不到三天时间就盖好了,速度不可谓不快。
临搬家时,沈禾果然兑现了承诺,莲藕海带一样不少的都给了些,油盐什么的,也给的比村民们还多。
另外除了他们自己原本的衣物,沈禾还让余氏给他们一人准备了一套旧棉衣。
就连柴刀锄头,还有铁锅都给了一口,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这两家人,终于搬到了新家,却没有多高兴。
当然除了常氏,此时像只骄傲的公鸡,收拾起屋子,都哼着小曲。
沈禾给常氏放了假,让明天再去她家里上工。
新家没有柴火,王家祖孙三个男人,一起出动去砍柴。
相比赵有田家,就他一个男人,只能他的妻子许氏,跟他一起去砍柴,即便这样砍柴的速度也赶不上王家。
村里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姜氏也觉得挺有面子的,毕竟这么多人家,只有她家里的人被沈禾看上。
“姜婶子,你儿媳那么会做饭,你的功劳肯定也不小。”
“那还用说,肯定是在婆家学的。”
“是啊!是姜婶子教的好。”
也有和姜氏年龄相仿的村妇,道:“姜嫂子,有空也教教我家那儿媳呗!”
姜氏被捧的开心,乐呵呵道:“好久没做了,都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