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链式犯罪
2008年10月12日,龙山县刑警队会议室的白炽灯在凌晨三点依然刺眼。陈默盯着投影幕布上的记账本扫描件,食指关节叩击着桌面:"姑父、姨父、表叔......这些称谓不是巧合。"他袖口沾着未褪的烟味,三天来只睡了不到五个小时,眼下乌青如墨。
技术组小张推了推眼镜,键盘敲出一串数据:"根据光碟标签时间线,最早涉案记录是2002年7月,对应郭岚岚6岁。记账本里'访客费'的支付周期与郭大海打工返乡时间高度重合,说明他是组织者。"屏幕切换到户籍图谱,密密麻麻的红点如毒疮般蔓延在郭姓族谱上——17名亲属,26名村民,像蛛网的节点般环环相扣。
"先查姑父张建军。"陈默扔出一份户籍资料,"他是村卫生室的医生,2002年离过一次婚,净身出户。"当警员敲开张家大门时,52岁的张建军正往药柜里塞避孕套,掌心的汗渍在玻璃柜面上洇出月牙形的痕迹。审讯室里,他反复摩挲着听诊器软管,直到陈默甩出2003年11月的记账记录:"张医生,您那次付了100元,备注写着'检查身体',需要我请王法医聊聊您的'诊疗记录'吗?"
张建军的喉结剧烈滚动,突然痛哭起来:"大海说岚岚是没人要的野种,反正他老婆常年不在家......"他供出第一次作案是在郭岚岚一年级暑假,借口检查发育情况实施侵害。更令人发指的是,郭大海曾拍着他的肩膀笑:"亲姑父比外人放心,都是一家人。"
姨夫赵卫国的审讯更具戏剧性。这个满脸沟壑的老光棍坐在铁椅上,竟咧开缺牙的嘴笑了:"我花了钱的,不算强奸。"他从裤兜掏出皱巴巴的烟盒,抖出一张泛黄的纸条——是郭大海手写的"收据",落款处按着郭岚岚六岁时的指印。陈默强压怒火,看着纸条上歪歪扭扭的"岚岚收"三个字,突然想起现场勘查时在阁楼角落发现的儿童绘本,封面上用蜡笔写着"爸爸坏"。
最棘手的是19岁的表弟周亮。这个染着黄发的青年在审讯室里抖腿听音乐,直到看到郭大海的聊天记录截图:"小周最爱看动画片,让岚岚穿公主裙陪他玩。"周亮的脸色瞬间惨白,耳机线从指间滑落:"我......我不知道那是犯罪,他说侄女陪表哥玩很正常......"他供出第一次参与是在郭岚岚12岁生日,郭大海递给他一罐可乐,里面掺了安眠药。
女性亲属的角色让陈默尤为沉重。郭岚岚的姑姑郭红梅,这个总把"女子无才便是德"挂在嘴边的中年妇女,在厨房搜查时被发现围裙口袋里装着哨子——每当郭大海带"客人"回家,她就负责在院门口望风。"我能怎么办?"她攥着围裙角哭嚎,"我男人靠大海介绍打工,说出去谁信侄女婿会干这种事?"而李红利的银行流水更是触目惊心:三年来她用赃款买了17支口红、9个名牌包,每月固定在药店购买避孕药,备注栏写着"给岚岚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