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沙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扞卫着龙耀的疆土,怎么可能一朝叛国?
龙渊霆下意识地抬眼望向龙渊皇,他深知,父皇应该也是信任荣王的。
毕竟荣王爷多年来为龙耀王朝立下赫赫战功,他们携手走过无数风雨,那些辉煌的战绩便是最好的证明。
但父皇身为帝王,疑心重也是天性使然。此刻,龙渊皇端坐在高位,神色冷峻,眼眸微眯,幽暗中透着审视与思量。
尽管未发一言,可周身散发的压迫感,让人不难猜测他内心的疑虑。
面对这等关乎王朝安危的大事,父皇即便信任荣王,也断不会仅凭情感判断,证据和局势才是他决策的关键。
可北方边境如今到底发生了什么,必须得派信得过的人去查个原委。
但眼下,这封密函如同一块滚烫的山芋,棘手万分。
龙渊霆深知,不出意外,很快朝中大臣便会全部知晓此事。
那些平日里就与荣王在朝中有异议的大臣,定会借机大做文章,欲将荣王府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龙渊霆在议事厅内来回踱步,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应对之策。
若是现在隐瞒密函之事,一旦被发现,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风波;可若公之于众,荣王府岌岌可危。
他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能稳住局势,又能保住荣王府。
………
皇家议事厅内
气氛仿若被寒霜笼罩,压抑而凝重。
王丞相、李尚书、赵御史、钱侍郎等一众文官,身着朝服,神色肃穆;
武官们身披铠甲,身姿笔挺,却也难掩脸上的忧虑。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摆在桌案上,关于荣王叛国的密函上。
“荣王爷忠君爱国,戎马一生,怎会叛国?这其中定有误会!”李尚书率先打破沉默,他须发皆白,声音却洪亮有力,
“多年来,荣家军为我龙耀王朝守土开疆,立下赫赫战功,这份忠诚日月可鉴,此事定要慎重调查!”
王丞相却冷哼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李尚书,知人知面不知心呐。密函所言,言之凿凿,岂会有假?说不定荣王爷早就心怀不轨,如今原形毕露罢了!”
“王丞相,你这话可有证据?仅凭一封不知真假的密函,就给荣王爷定罪,未免太过草率!”武官中的一位老将站出来,怒目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