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们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我们各自的利益最大化。我觉得可以这样,在保证经济收益的前提下,我们利用这次机会,通过宣传部的力量,为我们的‘生意’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我们在党内的形象。同时,军需处这边可以优化物资调配流程,提高效率,这样既能增加利润,又能减少风险。”陈默耐心地解释道。
经过一番劝说,双方终于暂时放下争执,接受了陈默的方案。但陈默明白,这种派系之间的矛盾只是被暂时压制,随时可能再次爆发。他必须在不同派系之间小心翼翼地维持平衡,确保自己的地位和计划不受影响。
在处理完内部矛盾后,陈默又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潜在的拉拢对象——国民党交通部的一位实权官员,李长庚。李长庚负责交通运输的调配工作,对于陈默的军需品倒卖生意来说,他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能拉拢李长庚,陈默不仅能在物资运输上更加顺畅,还能获取到关于国民党军事调动和物资运输路线的重要情报。
为了接近李长庚,陈默通过关系了解到他有一个爱好,就是收集各种名贵的古董字画。陈默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四处搜罗了一幅极为罕见的宋代字画,准备以此为契机,与李长庚建立联系。
陈默通过一位中间人,安排了与李长庚的会面。会面地点选在一个私人的古董鉴赏会上,这里汇聚了众多北平的古董收藏爱好者。陈默带着那幅宋代字画来到会场,故意引起李长庚的注意。
李长庚一看到那幅字画,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走到陈默身边,仔细端详着字画,眼中满是欣赏和渴望。
“陈先生,这幅字画可是稀世珍宝啊,不知您是从何处得来的?”李长庚忍不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