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新上海站和地下党挑选出一批最精锐的战士,组成多个游击小组。这些游击小组将在日军围剿的过程中,利用熟悉的地形和灵活的战术,对日军进行袭扰和伏击。他们的任务是打乱日军的围剿节奏,分散日军的兵力,为根据地的转移争取时间。
此外,地下党还发动上海城内的民众,开展大规模的罢工、罢市活动,以此来分散日军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根据地的围剿中。
在根据地,群众们在新上海站和地下党的组织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转移。老人们带着孩子,青壮年们则扛着物资,沿着既定的路线向安全区域进发。游击小组的战士们则提前进入预定位置,等待着日军的到来。
当新调来的日军兵力集结完毕,大规模的“梳篦式”围剿正式开始。日军如同潮水般向抗日根据地涌来,他们分成多个小队,按照预定的路线,对每一寸土地进行仔细搜查。然而,他们并没有遇到想象中的激烈抵抗,大部分村庄和营地都已空无一人。
就在日军感到疑惑的时候,游击小组开始行动了。他们从山林、沟壑等隐蔽的地方突然杀出,对日军的小队进行突袭。一时间,枪声大作,日军阵脚大乱。游击小组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战术,让日军防不胜防。在一次战斗中,由张强带领的游击小组,在日军必经的山谷中设下埋伏。当日军进入山谷后,张强一声令下,游击队员们向日军猛烈开火。日军在狭窄的山谷中无法展开兵力,伤亡惨重。经过一番激战,游击小组成功击退日军,迅速撤离。
与此同时,上海城内的罢工、罢市活动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厂停工,商店关门,整个城市陷入瘫痪。日军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来维持秩序,这进一步分散了他们对根据地围剿的力量。
松本少佐得知围剿行动受挫,城内又出现大规模动荡,气得暴跳如雷。但此时,日军已经陷入了困境,兵力分散,士气低落。而新上海站和地下党通过巧妙的应对策略,成功地保护了根据地的有生力量和重要物资。
陈默在日军阵营中,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他知道,虽然这次成功地应对了日军的围剿,但日军肯定不会就此罢休。然而,通过这次行动,他看到了新上海站和地下党的顽强抵抗精神和强大的组织能力,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潜伏下去,为抗日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