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们赤膊上阵,汗水如同溪流般淌下,抡起大锤,对着烧红的铁块反复锻打。
火星四溅,叮当作响。
李墨涵不知从哪儿听说了大帅要造“开山裂石之神器”,特意跑来“指导”。
他围着炼钢炉转悠,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说什么“五行相生,金火淬炼”,一会儿又说什么“引地煞之气,凝天罡之精”。
铁匠们听不懂,但看着这位“军师”一脸肃穆,也不敢怠慢。
说来也怪,就在李墨涵神神叨叨的时候,一炉新炼出来的铁水,冷却凝固后,敲起来声音格外清脆,质地也似乎比以往的更坚硬一些。
“就这个!”一直守在旁边的林好眼睛一亮,也顾不上烫手,抓起一块样品,“用这个!给老子做炮管!”
陈博文带着几个学徒,对照着东岛军残骸和林好画的极其简陋的草图,开始了艰难的仿制工作。
没有车床,就靠手工打磨;没有精密仪器,就靠经验和感觉。
炮管用那批“土合金钢”勉强卷成筒状,再用铁箍死死箍住。
底座用最厚实的铁板焊接。
两脚架更是简单粗暴,就是两根能调节长度的铁棍。
炮弹则用铸铁浇筑外壳,里面塞满威力加强版的黑火药(掺了铁锈粉和更细的碳粉),引信五花八门,有直接插着导火索的,有试图模仿撞击引信、在弹头加了个脆弱小铁钉的……
试验过程简直是一场灾难。
第一根炮管试射,刚把一枚塞了石头的模拟弹丢进去,“嘭”的一声闷响,炮管直接炸成了几瓣,碎片嗖嗖乱飞,幸亏躲得快,不然非开膛破肚不可。
第二根炮管撑住了,但炮弹打出去,歪歪扭扭飞了几十米,一头扎进土里,没动静了。
哑弹!
第三次,炮弹倒是飞出去了,也炸了,但在离炮口不到十米的地方凌空爆炸……
参与试验的人脸都吓白了。
王大彪抹了把头上的冷汗,瓮声瓮气地对林好说:“大帅,这玩意儿……比小鬼子的炮还邪乎啊!这是要先干掉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