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枫从古镇带着珍贵的收获回到学校后,整个人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些在古镇古祠堂中发现的古籍残卷,如同熠熠生辉的宝藏,为他的教学工作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些新的知识和感悟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更多的学生领略到古玩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课堂上,秦枫将古镇的经历作为生动的案例,详细地讲解着古籍中独特的鉴宝方法。他拿起一件件精心准备的古玩标本,从材质、工艺、风格等多个角度,结合新发现的鉴宝理论进行剖析。学生们的目光紧紧地跟随着他的动作,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同学们,你们看这只宋代的瓷碗。以往我们鉴别瓷器,多注重胎质、釉色和器型。但根据古镇古籍中记载的方法,我们还要去感受它的‘神韵’。这只碗,当你静下心去凝视它,仿佛能看到宋代工匠在窑炉前专注的神情,能体会到那个时代独特的审美情趣。”秦枫一边说着,一边轻轻转动手中的瓷碗,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观察。
一位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可是这种‘神韵’的感受很抽象,我们该怎么准确把握呢?”
秦枫微笑着回答:“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感悟。接下来,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古玩,大家要用心去体会每一件器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实践新的鉴宝方法,秦枫进一步完善了校内的古玩鉴定室。他四处奔走,收集了更多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古玩标本,从青铜器到书画,从陶瓷到玉器,应有尽有。在鉴定室里,学生们可以亲手触摸这些古玩,运用所学知识和新的鉴宝技巧进行分析和判断。
秦枫常常在鉴定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耐心地指导学生们。他会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解答他们的疑惑。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的进步飞速。
随着对新鉴宝方法的深入学习和实践,秦枫的学生们在古玩界逐渐崭露头角。他们开始参与一些小型的古玩鉴定活动,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鉴宝视角,赢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和赞誉。
其中,一位叫林悦的学生在一次地方古玩展览的鉴定工作中表现出色。展览中有一件疑似明代的书画作品,其他鉴定专家都认为是真品,但林悦运用秦枫传授的新方法,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这幅画在笔墨韵味和纸张老化程度上存在细微差异,最终确定这是一件高仿品。她的发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更多人对秦枫的教学成果刮目相看。
秦枫看到学生们的成长和成就,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古玩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和专业领域,更需要唤起广大民众的关注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