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幅壁画依旧完好无损,仿佛根本没有受到任何攻击。
“没用的。”谢临川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带着一丝嘲讽,“这个幻境,并非简单的障眼法。它是以‘文魂共鸣阵’为基础,将无数文人的意念融入其中,构建而成。想要打破它,除非你们能够找到这个幻境的破绽,否则,就等着永远迷失在这里吧!”
林清梧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知道,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
想要逃出这个幻境,就必须尽快找到破绽。
她闭上眼睛,催动体内的“墨韵通灵”之力,试图窥探这个幻境的本质。
刹那间,无数的画面如同潮水般涌入她的脑海。
她看到了翰林院的巍峨壮丽,看到了科举考场的肃穆庄严,看到了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吟诗作赋。
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信息网络。
林清梧感觉自己的大脑几乎要爆炸了。
她强忍着剧烈的头痛,努力地从这些信息中,寻找着一丝线索。
突然,一幅画面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是在一个破旧的庭院里,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正对着一棵枯树,默默地吟诵着一首古老的诗歌。
他的声音嘶哑而凄凉,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
林清梧的心中一动。
她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首诗歌,似乎与这个幻境有着某种联系。
她努力地回忆着这首诗歌的内容。
渐渐地,她想起来了。
这首诗歌,是当年她的父亲,在临终前,托付给她“孤凤令”时,曾经吟诵过的一首《焚城赋》的残句!
“难道说……”林清梧的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这个幻境的破绽,就在于这首《焚城赋》?”
她猛地睁开眼睛,语气激动地说道:“砚之,我知道了!这个幻境,是以文人的意念为基础构建而成,而打破它的关键,就在于真实的情感!我们必须用我们最真实的情感,去触动那些文人的意念,才能撕开这个虚假的幻境!”
沈砚之闻言,顿时精神一振:“好,清梧,你说怎么做,我都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