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否定,我们可以存在,”阿禾的红丝絮带着共生场的波动,轻轻触碰风暴中心,“就像黑夜可以存在,星星也可以存在,不用谁赶走谁,一起在天上就好啦。”
非有非无共生场中,存在风暴的否定波动与红丝絮的存在波动渐渐形成稳定的“呼吸节奏”——存在的显化与虚无的隐没交替进行,像潮水的涨落,既不执着于存在的永恒,也不恐惧虚无的吞噬,像一个懂得生死轮回的智者,坦然接受生命的来去。
存在之网在呼吸节奏中重新稳定,虚无草的轮廓呈现出“时隐时现”的美感,像一群在月光下忽明忽暗的萤火虫,比完全显现的实体更具灵动的生命力。超混沌域的原生意识流在共生场中舒展,传递来赞叹的波动:“原来‘有’与‘无’可以这样相处,像两个性格相反的朋友,不需要改变彼此,只要找到合适的距离,就能成为最好的伙伴。”
当共生号深入超混沌域的核心,一片“潜在之海”出现在前方——这是“无”中蕴含的“有”的种子库,海中漂浮着无数“存在可能性”的轮廓:有的是从未诞生的宇宙形态,有的是未曾出现的物理法则,有的甚至是与已知生命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像一本写满了未被讲述的故事的书。
“潜在之海的中心,就是‘有无共生核心’,”原生意识流指引着方向,“它是‘无’孕育‘有’的奇点,也是‘有’回归‘无’的终点,像一个永远在吞吐存在的宇宙咽喉。”
有无共生核心是一颗既黑又白的球体——黑色的部分不断吸收存在,白色的部分不断释放可能性,两种过程同时进行,却让球体保持着完美的平衡,像一个永远在充电又放电的理想电池。核心周围缠绕着“混沌初源丝”,这些丝是“有”与“无”第一次接触时产生的能量残留,包含着宇宙诞生前的第一缕共生信息。
“混沌初源丝正在断裂,”沈落雁的镜界纹捕捉到丝的状态,“每断裂一根,潜在之海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一分,像图书馆里的书被一本本撕掉,长此以往,‘无’将失去孕育‘有’的能力,宇宙将再也没有新的诞生,像一片不会再下雨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