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三刻,
薄雾尚未散尽,十字街口却已被硝烟染成铅灰。
唐仁廉部的炮营把总牛蓝山立在土坡,
手擎蓝底白蟒旗,指挥着麾下三名哨长,
将十二门劈山炮沿坡脊一字排开,
乌洞洞的炮口如一排怒张的黑瞳,
死死盯住对面300米处,太平军黄矮子部驻守的街垒缺口,
街垒上,依稀还可看到先前战斗留下的痕迹,木栅上还有一段焦黑的木头冒着蓝色的火苗。
“九进十连环——!”
这是清军中的湘军常用的炮兵战术。
左宗棠部楚军脱胎于湘军,
唐仁廉部炮兵自然也会这样的炮术。
“九进十连环——起!”
随着炮营把总牛蓝山拖长声调喊出的这个口令,
清军阵中,
第一通鼓擂动,
炮手齐喝,火绳嗤啦点燃。
一息之后,十二道火舌同时喷薄,铁弹呼啸而出,
在空中划出炽白的弧线,砸向残垒。
木栅迸裂、泥土翻飞,黄矮子刚补好的街垒鹿砦瞬间碎成满天褐蝶。
第二通鼓未落,
炮手已推炮前移三步——“九进”之法,
每发必进,以雷霆之势,逼压敌心,
如此往复循环,直至敌溃。
第三通鼓再起,
第三轮齐射轰然炸裂。
却是炮阵出了纰漏,
就在这一瞬,甲哨丙队一门编号“辰三”的劈山炮忽地发出闷雷般的低吼——不是出弹,而是炮膛自内向外炸开。
火光如巨兽翻身,炮盾碎成八瓣,四五名操炮的炮手半截身子被掀上半空,血雨混着火药残渣洒满坡面。
更惊人的是炮位旁堆放的火药桶被火星舔中,殉爆接踵而至。
轰!轰!轰!
三声巨响,甲哨的四门劈山炮连同炮架、炮盾被气浪卷得扭曲变形,炮口像被巨锤砸扁的铁麻花。滚烫的铁片暴雨般横扫,在绝望的嚎叫声中,两名副炮手被拦腰切断,余者翻滚哀嚎。
牛蓝山被震得耳膜生疼,眼前血红一片。
他踉跄爬起,眼前却又回想起工匠营接炮时,军需官说的话:
“此一批炮不可连发,需得浇水降温。”
他知道这怨不得军需官,实在是冶炼技术落后,
仿制的劈山炮耐久性不如外国的先进。
牛蓝山发出野兽般的嘶哑吼道:
“给炮浇水!快换炮!”
然而硝烟深处,更幽冷的杀机已悄然逼近。
——卯时初刻——
就在黄矮子的街垒被劈山炮轰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