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该动身了!”
……
……
“这位三叔,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车内,朱瞻基回味着朱高燧的言行举止,心中不禁有所触动。
自家这位三叔胆量虽小,志向却不低。
仅凭几句对话,朱瞻基便能察觉一二。
这三叔定是与二叔之间发生了某些他未知的纠葛。
不然以他们平日里亲密无间的交情,朱瞻基提及海外利益时,三叔不该漏过二叔回应的机会。
可如今不但闭口不提,连他煽风*的话语也未反驳。
细细思量便知,这三叔对二叔已有不满。
不过此事于朱瞻基而言倒是个契机。
在他看来,若能成功挑拨二人关系,自然再好不过。
毕竟汉王联合*和单纯的汉王对抗**,完全是两种局面。
正当他思索之际,马车骤然停下。
朱瞻基正觉诧异,这时车帘被拉开一条细缝,张懋的声音随之传来:
“太孙殿下,前方有书生在*!”
“书生*?”
朱瞻基听罢略显惊讶,这种事情并不少见,他见过也听过多次。
他对这类事兴趣缺缺,正打算让张懋绕道避开,张懋的回应却再次响起,语气中竟透着几分幸灾乐祸之意:
“太孙殿下,是一群书生在围攻一个!”
张懋话音刚落,一个怒喝的声音随之响起:“于廷益,我知你初至浙江,对局势尚不明朗,也未细读报章,对北伐多有误解。
平日里我很欣赏你的才学,今日也不会为难于你。
只要你向我们低头认错,今日之事便可就此作罢,你看如何?”
伴随着这一声呵斥,朱瞻基正要吩咐张懋改道离开时,忽觉喉间话语被堵,停顿片刻。
随即心底涌起几分好奇。
自首份报纸刊出后,民间舆论急转直下,不少士子开始认可北伐之举。
甚至部分激昂者早已奔赴北方,据锦衣卫汇报,近几日已有数百名士子北上,朱瞻基亦有所闻。
然而世事总是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