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略带不屑地扫了解缙一眼,又道:“不过是一两千万两银子,你就这般惊讶?格局太小了吧。”
解缙张口欲言,却又见朱瞻基满脸轻蔑之色,于是识趣地闭上了嘴。
他觉得自己待在诏狱的日子不算太久,怎么才一两千万两银子,就成了格局大小的问题了呢?
岂料短暂别离,竟似历经漫长岁月?
不对,该是南柯一梦?
又似乎并非如此。
他心中暗忖,身为堂堂大学士,如今竟连几句古语都用不上了。
不过数日关押,外界已天翻地覆?
解缙心生疑惑。
朱瞻基未理他,继续说道:“实话说给你听,即便大明如今财力不足,若能年收入一两千万两白银,我仍觉不够。
解缙,你既追随于我,就须牢记一事!”
解缙见朱瞻基神色郑重,亦正色道:“殿下请讲,臣必洗耳恭听。”
朱瞻基满意他的态度,觉得此人并非无可救药。
于是严肃地道:“记住,我不在乎大明过往如何,亦不会过问未来,但我父曾叮嘱,身居其位一日,便需为百姓尽责一日。
我不如我父那般慈悲,但凡我能做的,必定全力以赴。
就如眼下办学院一事,只要我在位一日,纵使囊中羞涩,大明的教育也绝不会中断一日!”
朱瞻基言辞坚定。
解缙听后,仿佛雷鸣炸响。
脑海中不断回荡的是朱瞻基最后的话语:
“只要我在位一日,纵使贫乏,大明的教育也不会停滞一日!”
解缙凝视朱瞻基,忽觉眼前这位少年比肩朱棣之雄才大略。
他稍愣片刻,随即站起,整理囚衣,将额前乱发梳理整齐。
而后毕恭毕敬面向朱瞻基,沉声说道:
“臣解缙,愿为殿下宏图竭力效命,臣解缙苟存于世一日,便愿为大明教育鞠躬尽瘁!”
话毕,解缙深深一拜!
朱瞻基见状并未阻拦,待其行礼完毕,笑道:“好,既然你答应了,那我来说说你的事吧!”
然而解缙听后,苦笑着道:“臣倒是想出外授业,只是殿下您也说了,臣目前尚不能离开这里。”
“授业?”
朱瞻基一愣,见解缙神情,方知他所指何意,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