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粤语诗鉴赏集 > 第53章 《被肢解的精神图腾》

第53章 《被肢解的精神图腾》(1 / 2)

《被肢解的精神图腾》

——论树科《谂到林则徐》中的历史记忆与身体政治

文/元诗

在粤语诗人树科的《谂到林则徐》中,我们遭遇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开场:"睇你嘅半身雕像/竟然,唔系全身塑相……"。这看似简单的观察,实则揭开了一个关于历史记忆、身体政治与文化认同的复杂议题。半身雕像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不仅是对林则徐这一历史人物的再现,更是一种有意识的记忆筛选机制——我们只被允许看到历史人物的"上半身",而那些可能颠覆主流叙事的"下半身"则被系统性地遮蔽。这种身体的截断,恰如历史叙述的选择性呈现,将复杂的历史人物简化为符合当下政治需求的符号。

林则徐在官方历史叙述中常被定格为"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形象,这一单一叙事遮蔽了他作为复杂历史个体的其他面向。树科的诗句"一世,你嘟喺毋忘初心啊"既是对主流叙事的复述,也暗含反讽——"初心"作为一个当代政治话语的植入,暴露了历史人物被工具化的过程。诗人通过粤语特有的"嘟喺"(都是在)这一表达,微妙地质疑了将历史人物简化为某种政治正确符号的倾向。林则徐被冠以"林青天"的称号,这一传统中国对清官的称谓,同样是一种简化标签,掩盖了他在具体历史情境中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第二节的"处身东西南北"暗示了林则徐生平的地理轨迹与政治浮沉,从广东到新疆,从权力中心到边疆流放。这种空间上的位移对应着历史人物命运的起伏,也隐喻着历史评价的摇摆不定。诗人通过"闪回"这一电影手法,将林则徐的生平事迹以蒙太奇方式呈现:"虎门销烟,抵御外侮/治水、治吏、治盐/戍边新疆,屯田固防"。这些片段的并置打破了线性历史叙述,呈现出历史的多层次性。值得注意的是,树科有意将"虎门销烟"这一标志性事件与其他较少被提及的政绩并列,从而解构了单一的英雄叙事,还原了一个多维度的历史人物形象。

粤语作为这首诗的载体,本身就是一种抵抗的姿态。在普通话主导的文学场域中,粤语写作既是对地方性知识的坚守,也是对大一统文化叙事的挑战。诗中"谂到嘅,点止你"(想到的,何止是你)一句,通过粤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交织在一起。诗人暗示,对林则徐的追忆不仅关乎历史人物本身,更牵连着当代人的文化认同与政治处境。粤语的音韵特质也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表现力,如"频频扑扑"这一叠词的使用,既模拟了历史记忆不断闪回的动态过程,也通过声音效果强化了情感张力。

最新小说: 港片:洪兴最怂,只能送大嫂回家 港片:古惑仔,开签到舒琪 土夫子自传 现世医仙:生机无限 崛起中东:从推叙利亚内战开始 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 只想复仇的我不知道她们都重生了 为你顶罪五年,出狱你和我提分手 祖灵之约:我继承了祖外婆的职业 60年能透视打猎寻宝带全家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