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竹杖奇缘录 > 第71章 渔舟唱晚炊烟直,老翁垂钓说兴亡(红尘观)

第71章 渔舟唱晚炊烟直,老翁垂钓说兴亡(红尘观)(2 / 2)

“武皇帝雄才大略,灭北齐、定西域,平突厥。本欲‘定江南,一天下’,却英年早逝。宣帝即位後,沉湎酒色,五后并立,荒唐至极。想那杨坚本是国丈,官拜大丞相,起初也是忠勤王事,谁料……”

他忽然住口,指节叩击船板:“小友可知‘天井下石’之说?宣帝在邺宫造‘天兴宫’,以玉石为井栏,一日与宠臣戏於井边,杨坚恰在旁侍立。宣帝忽道:‘人言相君当为天子,若何?’杨坚叩首流血,方得免死。”

王嘉馨握杯的指尖发白:“如此说来,隋王篡位,早有端倪?”

“非篡位也,乃‘受禅’耳。”老翁冷笑,从书篓中抽出一卷黄绫,“去年正月,静帝下诏‘禅位於隋’,文中说‘睿圣自天,英华独秀,刑法与礼仪同运,文德共武功俱远’——这颂圣之词,倒比陈後主的《玉树後庭花》更叫人齿冷。”

蔡佳轩凝视江心月影,忽道:“想多年,吾夫妇遇宇文邕时,正值他当年亲率六军,破突厥於北河,筑长城於紫河,何等英雄气概。如今子孙零落,竟至於此……”

“天道好还啊。”老翁将酒一饮而尽,“武皇帝灭佛时,曾问高僧道安:‘朕为天子,能灭佛否?’道安答:‘佛是修心之道,岂关陛下?但恐百姓有过,仰累陛下。’如今杨坚虽复佛法,却难掩篡逆之实,这‘百姓之过’,终究要应在杨家子孙身上。”

舟至中流,老翁忽指南岸:“看那灯火处,便是石头城。昔年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如今杨坚遣杨广伐陈,怕是又要‘千寻铁锁沉江底’了。”

王嘉馨远眺暮色中的建康城,只见秦淮河畔依旧画舫笙歌,却不知这靡靡之音里,藏着多少亡国之兆。她忽然想起多年前在乌衣巷,王氏族长曾训诫她:“世家如江河,帝王如舟楫,舟覆则人亡,河干则舟毁——须得永远站在岸上。”

“老丈可曾恨过杨坚?”她轻声问。

老翁却摇头:“恨何为?宇文氏气数已尽,杨坚不过适逢其会。昔年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汉初韩信背楚,蒯通曾劝其三分天下——然天命所在,非人力可违。小友可知‘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杨坚问了,也拿到了,只是这‘天命’二字,从来只在民心。”

蔡佳轩轻点下头,轻抚竹杖,杖头竹叶花突然盛放出霞光,映照得满江秋水皆成金色:“老丈所言,暗合道心。吾曾见洛阳童谣:‘杨叶何沙沙,风吹渡江来’,此乃‘杨代周’之谶。然谶语亦有後句:‘江南花发日,江北雪消时’——江南江北,终须一统,只是苦了这乱世中的蝼蚁百姓。”

老翁击节赞叹:“善哉!昔年郭景纯注《山海经》,言‘天地为炉,造化为工’,如今看来,这炉中真火,烧的竟是众生执念。”说着从舱底取出一幅残破地图,上面用朱砂圈注着北周旧地,“诸君看这关中沃野,本是天府之国,如今却因苛政,‘耕稼失时,田畴多荒’。杨坚虽颁‘均田令’,却难改世家门阀兼并之弊——这新朝的‘开皇之治’,怕也是镜花水月。”

最新小说: 我在玄幻世界召唤奇物 天庭禁笑令之杨戬反骨仔 超低配洪荒之财可通神 还好我有练功房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尘劫无相书 开局建立青衣楼,幕后我为尊 神医王妃:重生之带着娃走天下 分身入道 开局签到:神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