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竹杖奇缘录 > 第8章 画舫听雨说前事,孤灯照壁悟玄真

第8章 画舫听雨说前事,孤灯照壁悟玄真(1 / 2)

夜阑人静,破败画舫泊于秦淮河汊。舱外细雨如丝,斜打在湘妃竹帘上,淅淅沥沥织成一片水幕。蔡佳轩独坐舱中,案头青灯如豆,映得舱中竹席泛着冷光。他膝上横陈雄剑,剑鞘未褪,却有隐隐青芒透过鲛绡剑袋,在壁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恍若天河落星。

自碧玉阶初遇以来,月余时光如白驹过隙。那日在朱雀桥边,王嘉馨将九龙剑穗系于他腕间,穗尾金丝在暮色中摇曳,像极了她鬓边未及簪稳的流苏。他还记得她指尖的温度,比春日溪水更柔,却比寒山石竹更坚。世家子弟的嗤笑尚在耳畔——"寒门竖子也配执千金穗?"可她眼尾微挑,竟当众将剑穗结了个双扣:"剑穗配剑,原是天经地义。"

指尖摩挲着腕间穗子,金丝纹路里还缠着半片桃花瓣,是那日乌衣巷外偶遇春雨,她鬓边落英被剑气卷来,正巧粘在穗上。他忽然想起无名老道临别时的话:"雌雄双剑,本是太古赤霞与玄冰所化,需以心为引,以情为媒。"当时他只当是道家玄谈,此刻抚着剑鞘,忽觉掌心微震,似有清泉自剑身漫入经络,带着些许熟悉的温热。

舱外画舫轻晃,不知何处飘来断续琴音,似《流水》又非《流水》,倒像是王嘉馨在梧桐院弹的那支《苦寒行》。他闭目摇头,将杂念驱散,抽出竹简卷开。老道所传《剑诀》共十二篇,此刻翻到"心剑章",朱砂批注在灯光下格外醒目:"剑者,心之器也。志刚则剑锐,意柔则剑韧,心无滞碍,则剑无定形。"

握剑起身,竹席吱呀作响。他踏过舱中积水,推开半扇雕花窗,河风挟着雨丝扑面而来,染湿前襟。秦淮河上灯火零星,画舫多已歇业,唯有远处画楼传来几缕弦歌,在雨幕中碎成点点金箔。他忽然想起初到建康那日,在瓦肆听的说书人讲《列子·汤问》,说古人铸剑,三年乃成,剑成之日,天地变色。此刻手中雄剑,虽无名号,却在握时便知是通灵之物,与雌剑分执时,常能感应到对方所在——那日王嘉馨在朱雀桥遇险,他正于十里外的桃叶渡练剑,剑身突然嗡鸣,待赶到时,正见她以雌剑挑落刺客袖中短刃。

"剑身即心,心即剑身......"喃喃念着剑诀,他踏至船头,足尖轻点船舷,衣袂在风雨中翻飞。初时招式尚显凝滞,毕竟此前所学不过是乡间猎户的粗浅刀法,全凭老道月余来耳提面命,才勉强窥得剑道门径。剑穗扫过雨帘,带出半弧银光,忽然想起王嘉馨舞剑时的模样——她那日在谢府花园试剑,白衣胜雪,剑穗翻飞如游龙,每一招都似从诗画中化出,偏偏又带着世家贵女独有的端严。

"不对......"收势时剑刃轻颤,发出不甘的低鸣。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始终在模仿老道的招式,或是暗合王嘉馨的剑路,却从未想过自己的剑该是何种模样。寒门子弟,论身法不及世族子弟从小修习的导引术,论内力更无名师点拨,唯有一股不甘人后的倔劲,像石缝里的野草,越是遭践踏,越要在砖砾间扎根。

最新小说: 尘劫无相书 开局建立青衣楼,幕后我为尊 神医王妃:重生之带着娃走天下 分身入道 开局签到:神王之路 全职法师之开局孤儿院 我,野神,专刷天道好感度 徒儿住手,为师把你当女儿养啊! 作者穿书指南,先抱紧自家女主角 穿越我在科技发达的星际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