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听后,对楚国的政策有了新的思考。在政策推行过程中,明确概念、界定规则极为关键,楚国在这方面似乎成效显着。
儒家的孟轲,带着一众弟子,在琅邪郡,原旧齐地的一片开阔之地讲学。讲学结束后,一位当地的乡绅满怀敬意地前来请教。
“先生,楚国复兴百家,对于我们普通百姓而言,意义何在呢?” 乡绅恭敬地问道。
孟轲捋了捋胡须,神情庄重地说道:“楚国此举,意在让天下百姓皆能受到教化,领悟仁爱礼义。当人人心怀仁爱,社会自然和谐,百姓生活也将更加幸福美满。正如楚国推行的政策,关爱百姓,让大家有田可耕,有学可上,这便是仁政的体现。”
乡绅频频点头,深表赞同:“先生所言极是,楚国的政策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关怀。如今百姓们积极响应,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法家的赵鞅,在前往咸阳的途中,路过南郡,此地曾属旧魏地。他留意到城门口张贴着新的律法条文,不少百姓围在那里观看。赵鞅走上前去,与一位识字的百姓交流起来。
“兄弟,这律法你能看懂吗?感觉如何?” 赵鞅关切地问道。
百姓认真地回答:“能看懂一些,这律法规定得清晰明了,赏罚分明。以前遇到一些事不知如何是好,如今看了律法,心里便有了底。楚国的律法让我们行事有了规矩,着实不错。”
赵鞅听后,对楚国现有的律法体系有了初步了解,心中思索着如何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楚国的发展。
农家的许行,来到了济北郡,曾经的旧齐地。他望着田间长势喜人的庄稼,与一位正在锄地的农民交谈起来。
“大哥,这庄稼长得这般茁壮,是用了什么好方法吗?” 许行好奇地问道。
农民笑着说:“这多亏了楚国派来的农官,教我们使用新的农具,还有新的种植方法。如今产量提高了,日子也更有盼头了。”
许行心中欣喜不已,楚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超乎他的想象,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在楚国全面推广农家农耕技术的决心。
在前往咸阳的漫漫征途上,百家之人通过与各地百姓的深入交流,深切体会到楚国现有的政策已深得民心,百姓对楚国的认同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他们,也怀揣着各自的思考与期待,愈发坚定地朝着咸阳前行,渴望在楚国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大展宏图,为楚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