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婉低头看掌心的赤红种子,忽然发现那些金色星点竟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她想起方才播种时的"借星力",突然懂了什么,转身向石槽奔去。
在最东侧的角落里,她用银簪挖了个深深的坑,将"朱衣紫苏"的种子轻轻放入。浇灌时没用"醒种汤",而是刺破自己的中指,让三滴血珠渗入土中。
"你..."苏瑶惊诧地望着她。
"医者血为引。"林小婉想起某本古籍上的记载,"以血养药,药效翻倍。"
苏瑶怔了怔,突然笑出声来。她解下腰间那个磨得起毛的杏黄锦囊,将剩下的紫苏子全倒在徒弟掌心:"都种下吧。师祖爷若在,定要说你比他更痴。"
暮色四合时,师徒二人还在石槽边忙碌。新播的种子在温暖的土壤中安眠,而那个藕荷色锦囊已经挂在林小婉腰间,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锦囊内衬上用金线绣的名字在暗处微微发亮,旁边还多了一行小字:"丙申年春,承朱衣紫苏一粒"。
夜风拂过,后园的紫苏丛沙沙作响。林小婉想起白日里那孩子转危为安时,嘴唇由紫转红的速度,快得像日出时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她忽然懂了师祖爷为什么总说"今日你救它,明日它便救你"——原来每一味草药都在天地间修行,而医者不过是帮它们找到该救的人。
回廊下,苏瑶望着徒弟在月光下忙碌的背影,悄悄从袖中取出个陈旧的锦囊。这是师祖临终前交给她的,里面只有张字条:"锦囊妙计,不过'诚心'二字。"现在她终于可以把它传给下一个人了。
林小婉捏着那粒紫苏子,指腹摩挲着上面细密的纹路,忽然觉得这小小的种子竟比那沉香木珠更有分量。她想起药圃角落里那几株没人管的紫苏,想来就是师祖爷当年种下的,如今已长得郁郁葱葱,每年秋天都能收好多种子。
月光不知何时移到了玉盒中央,将那些药方、锦囊、银匙都浸在一片清辉里。林小婉忽然觉得,这玉盒里装着的哪是器物和纸片,分明是师祖爷走过的路,救过的人,还有那些藏在草木里的温柔心肠。
“师父,明日练完配药,能教我们认这些药方吗?” 张思贞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期待,指尖轻轻点着那张治风寒的方子,“我想知道,雪夜里的葱白,是不是比寻常的更暖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