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 张思贞用指尖轻触石壁凹陷处,那里竟嵌着半枚霜花形状的水晶,“七代师祖的《观物志》里记载过‘日月晶’,传说能照见天人同构的数学本质。” 苏瑶将玉镯贴近水晶,星芒立即注入其中,石壁刻痕突然发出荧光,显现出层层叠叠的算筹公式,最底层的竟是用甲骨文书写的勾股定理证明。
此时,鹧鸪啼声再次变化,竟化作珠算的噼啪声。苏瑶望向声源处,只见一群白鹇鸟正踏着晨露在药田觅食,它们的足印在泥地上排列成奇妙的数列 —— 前两趾间距是 3,后三趾间距是 5,竟暗合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项。她突然想起《青囊经》中 “五指成卦,双足生象” 的记载,原来人体四肢的比例,早已蕴含着宇宙的数学密码。
赤玉瓶中的月潮露晶珠开始剧烈震动,每颗晶珠都投射出微型的阴阳鱼光影。苏瑶将晶珠置于石壁的阴阳鱼图案中,奇迹般地,整个摩星岭开始发出蜂鸣般的共振。她看见,晨星的残光与朝阳的初芒在晶珠表面交汇,形成无数个旋转的莫比乌斯环,每个环上都流动着古今医者的计算过程 —— 从仰韶人用结绳记录月相,到现代人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分子结构,所有的智慧都在环上永恒循环。
“原来医道的终极方程,是阴阳鱼的无限递归。” 张思贞的声音里带着顿悟的狂喜,他指着石壁上逐渐显现的新刻痕,那是他们今日的探索轨迹,正与三千年前的算筹刻痕形成完美的分形结构,“每一代医者的计算,都是更大递归层级中的一个节点,就像霜花的晶瓣,既是整体的缩影,又是新的生长起点。”
晨雾散去时,苏瑶发现自己的指甲盖上浮现出微型的算筹纹路,每一道都对应着空中曾显现的几何图形。这是医道在生物层面的编码,证明她的身体已成为能自动解析宇宙数学的活体计算器。张思贞的青囊上,“悬壶” 暗纹此刻化作流动的算式,墨色光流在布料纤维间穿梭,编织着古今智慧的共同语言。
朝阳为悬壶岩镀上琥珀色的釉彩,那肾脏般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岩顶的霜花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苏瑶举起便携式激光测微仪,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精准显示着每秒 0.618 毫米的生长速率 —— 这个被古希腊人称为黄金比例的数值,此刻正以霜花为笔,在天地间书写着斐波那契螺旋的神圣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