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高足足上了两米,体重在几吨饱食后飙升至两百斤,他虽然骑射娴熟杀敌无数,但在论资排辈的赵军中只是个吃不饱饭的普通骑卒。
饿得实在受不了的吕显便当了逃兵,当然,与他一起南逃的还有他的数十战友和乡邻。
历经千辛万苦南逃至别山,刚至云城边境,身材高大的吕显便被将军吕昆看见。
都说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吕显在赵国没发光到了别山封国边界就被吕将军特招入伍,而且一进来便是骑兵副连长。
被征调海外后,吕显又被升至将军亲卫团骑兵营长,兼任旗手。
所谓骑兵旗手,可不是荧屏影视剧内战场之上到处是五颜六色杂乱无章旗子,真正的战场,谁敢乱竖旗是会被军法斩首的,特别是骑兵。
骑兵旗手通常是最精锐强壮之士,一般旗尖有矛,但亲卫重骑冲锋不可能扛把华而不实的旗子冲锋陷阵,而是把旗子绑缚于三五锋锐之背,锋锐之士手拿骑枪还需要负责破阵冲杀。
吕显身高体壮骑术精湛,他把丈八骑枪夹于腋下用以减轻反弹之力,而且骑枪说是枪,其实通常破阵之骑枪是不安装利刃的,因为破阵需要的是撞击而不是击杀。
只要把敌骑撞落马下,任他武艺再高也会被千军万马踏成肉泥。
吕显首当其冲撞飞一骑,一击得手后他把木枪往前再递送,而后借助马速再次撞击前方之敌,如此反复撞击,直到骑枪断裂成两截。
骑枪断裂,跟随在他之后的副手立马把骑枪递给他,副手抽出马刀。
冲阵同时,无数的刀剑砍伐在他盔甲上冒出火星,无数的长枪试图把他刺落马下。
这便是一个旗手的关键,他不但须有强健的体魄,还得有敏捷的身手,更须有冷静的头脑。
虽然说锋矢位置即使落马也有副手补位,但箭矢阵所有人都看着排头旗,都跟随剑锋冲锋,丝毫变故都可能影响是你凿穿敌阵,还是被围堵到失去冲势被人围杀。
吕显不辜负吕昆将军的期望,他一次次被人击中却一次次傲然屹立,而且迅速冲开一条血路。
箭矢阵的恐怖威力在于,只要被他破开一条缝隙,这条缝隙会越来越大,就如蚁穴溃堤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