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何建设看人还是挺准的。
果然,短暂的犹豫之后,刘秀华咬牙说道:“王主任,那我就听你的,把户口从农村迁进四九城!”
王主任:“刘秀华,你可想清楚了,你没有工作,要是把户口再迁进四九城里,农村的口粮也没有了。
你一个女人,养着四个孩子,以后得日子会很难过的!
救济站里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街道办也不容易,到时候,恐怕很难顾得上你们母子几人。”
王主任这话表面上是在体谅刘秀华的难处,可言外之意,却在说,现在是你自己主动放弃的农村户口,到时候要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可千万别来街道办找我!
就算你们家哪个孩子饿死了,那也是你们家的事儿!
我好心提醒过你,我能做的已经全做了,你可千万别连累了我!
刘秀华低头看了一眼双胞胎女儿,又看了看身前的何建设,笑了笑:
“王主任,我想好了!就把我们一家的户口,都迁进来吧,只要有我一口吃的,我就能把几个孩子养大!”
如果没有何建设,刘秀华是绝对不会动迁户这个念头的。
可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虽然这个小家伙还不到两岁,可自从他来了之后,她们一家人,好像都有了依靠似的。
刘秀华觉得这个小家伙,就是上天赐给她们家的天使,是她的福气!
不论再难,她也不会放弃这个孩子!
她已经想好了,就算没有农村的口粮,她们一家人也不一定会饿死。
大女儿何梅梅已经12岁了,能够帮忙做很多事情了。
兰兰和菊菊也马上三岁了,不太需要她时时刻刻的照顾了,至于建设,有三个姐姐照顾,再加上他那么懂事儿,也很省心的。
以后,她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多接一点儿糊火柴盒子的零活。
只要动作麻利一点儿,每天多干几个小时,一个月下来或许能挣到十块钱,甚至更多一点儿。
再加上建设从保城带过来的那五十块钱,还有一会儿傻柱赔偿的五十块钱。
还有易中海还欠建设210块钱呢,如果这笔钱能要回来的话,足够把建设养到十来岁了!
只要熬过这几年,等孩子大了,就好了!
其实,刘秀华也不是没动过带着孩子们回农村的心思。
可这个念头刚一出来,就被她打消了。
一来,要是真回了农村,院子里那三分地的粮食就没了。
农村娘家每年给的口粮比院子里打的粮食实际上也多不了多少。
二来,建设那么聪明,不到两岁就认识那么多字了。
农村里的学校和四九城里的学校肯定是有差距的。
她还想好好供养建设,想让他考个高中,甚至考个大学,好光宗耀祖呢!
权衡利弊之后,刘秀华还是决定放弃农村的户口,彻底在四九城里定居!
王主任:“那成,手续都带了吧?我现在就给你们办理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