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道上了马车,而后吩咐道:“去裁缝铺,买些布匹,再去胭脂铺子,买些水粉。”
张六一听他这话,便是不跌点头,“还是大官人知道董姐儿的最爱,我这就带大官人去买。”
又是董姐儿,这已经是第二个人,跟他提起这个女人了。
张正道没有回应他,坐在马车里,掀开窗帘看着此时的大宋街市。
虽说大宋孱弱,但是老赵家的几任官家,治理天下却是一把好手,民间富裕无比,百姓安居乐业,处处洋溢着欢笑之声。
马车一路行走,处处可听见沿街叫卖之声,又有那良家妇女,提着篮子,抛头露面,买卖货物。
好一派盛世景象。
马车停住,到了一处成衣铺,张六掀起车帘,道:“大官人,到了。”
张正道下了马车,但见这处铺子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踏步进了里面,自有那店里的伙计上前招呼。
“原来是张家二官人,今日您要买些什么?”伙计笑嘻嘻道。
张正道皱眉,怎么谁都认识他,还叫他张二官,这他么都是些什么破烂称呼。
张六人小鬼精,见他皱眉,知他心意,连忙呵斥道:“叫大官人,以后莫要再称呼二官了。”
伙计不敢反驳,堆笑道:“瞧小的这张破嘴,该打。”说完轻轻扇了一下自己的嘴巴。
“大官人,今日,要买些什么?店里进了些新式丝绸,都是江南来的,可是要瞧瞧?”伙计推销店里的新货。
张正道倒是无所谓,示意他拿出来瞧瞧。
伙计将江南来的那些新丝绸取了出来,一样一样介绍。
张正道却是没那耐心,随手指了指其中的几个颜色艳丽的布匹道:“每样各来一匹,包好了放到车上,快些弄好,我还有事情呢。”
转眼想起家中的俏金莲,便又指着其中一个花色精美的布匹,道:“也来上一匹,张六,这个带回家里。”
伙计喜笑颜开,去裁剪张家大郎买下的布匹。
掌柜的也出来与张正道攀谈了两句,还给他一个折扣,每匹布只收他一千钱。
一共买了七匹布,共七千钱,也就是七贯钱,折算成银两就是七两银子,不算便宜。
倒也不是说这家店铺坑骗于他,确实是张正道买的都是最新款的江南丝绸,质量和花式,那是没得说。
不大一会儿,店里的伙计,就将包好的布匹码放到了车里。
“走,去胭脂铺。”张正道也没上车,而是在前面步行。
成衣铺的老板目送他离去,听见店里的伙计嘟囔道:“张二官就是张二官,什么大官人,咱清河县,就一个大官人,是那西门大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