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人家还不乐意,就算孙权再给面子,他们也不一定肯来帮忙。
其实,孙权一直尽量避免用这些诸侯的力量。而太史慈身为诸侯之一,自然在外边的机会就少了。这对他来说,既是好事又是坏事。
在咱们的文化里,总说“慢慢称王,多存粮食”,低调发展一直是很多势力喜欢做的事。太史慈也不想让自己手下的士兵白白送命,要是没了这些兵,他在吴国也就没什么发言权了。要是朝廷不给他派活干,对他来说反而是好事。
不过,这种局面对别人来说还好,对太史慈来说就有点憋屈了。
大家都知道,太史慈打仗挺厉害的,老窝在家里确实能保全实力,但也错失了提升的机会。要是能出去打几场,说不定还能混出更大名堂呢。
可惜这些都只能想想了,太史慈出场的机会实在不多。书里对他的描写也很少,到底他有多强也没个准说法。
说实话,朱雄英自己心里明白,太史慈跟关羽、吕布比还是差了点。要是给三国武将排战力榜,太史慈肯定没法跟吕布比。
可当时朱雄英真想找个人出来炫耀,左思右想,觉得太史慈最合适。至于太史慈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对朱雄英来说其实不重要。
他心里真正看重的,是那本小说里对太史慈的描述很模糊。要是这时候有人跟他争论,他就会信口开河。
他就随便编些故事出来。
别的同学根本没法反驳。
毕竟,在《三国演义》里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
但关羽和吕布就不一样了。
他们的生平事迹,在书里都有详细记录,很容易判断。
可太史慈就不同了。
不管怎么说,朱雄英就是坚持认为太史慈在哪一年、哪个地方打败了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