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也经常会把自己还没有完成的作品放在网上,然后看看其他人会怎么评价自己的作品,有时候还会产生一点优越感。
就比如他只是随便玩玩的作品,就能弹得比一大堆人好,这个感觉不爽嘛?
特别是他评价某个人弹得辣鸡的时候,那个人就反讽,那么你弹啊?
孙浩然最喜欢这样的回答,他直接拿着钢琴谱视奏出来,砸在那个人脸上,告诉他自己只是随便视奏都能弹得比他好。
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但是……当他真的自己去在网上找好的作品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件事情的坏处。
太多水平不一的作品出现在网上,给他的工作搞出了无数障碍。
他需要把每一项作品都得要听一个大概,等全部听完后,才能判断这组作品究竟是不是一个很好的作品。
因为这个时候并不能用所谓的,听一个开头就判断一手作品的好坏,借此来判断制作作品的优异之处。
但义教授是需要他把所有作品中他觉得好的部分给挑选出来,不管这一整首作品中,整体情况是好是差,都需要看一遍。
说不定呢?说不定整体辣鸡的作品中,也有闪亮的一点,可以惊艳到其他人的作品呢?
因此,不管再怎么不情愿,孙浩然都需要将那些作品整体的看一遍,这一首作品中是否有好的部分。
然而……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大部分他觉得很垃圾的作品中,完全没有任何一个令他觉得闪光的部分!
他的职业素养让他不愿意放弃任何一首作品,就那么直接跑过去。
可为了那么一点点,极为稀少的,垃圾作品中的优秀部分……
孙浩然觉得自己这个时间浪费的很不值。
并且,他觉得不错的开头的作品中也有很多他觉得不好的部分,他同样不能把这一整首作品直接全部颁给但义教授,需要特别费力的挑出这首作品中不好的部分。
因此他的工作量大到让他觉得有点离谱。
孙浩然都不知道自己选择这一个课题是否正确,甚至考虑过跟但义教授申请换另外一个课题去研究。
还好,网上的作品虽然垃圾很多,依旧是有一部分可以听的,特别是那些大师的作品,让他听的整个人心情极为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