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她一个人下乡就已经很难了,还能想着自己……
这么知恩图报的孩子,但凡肖久林那家狼心狗肺的,当初好好对待她,将来也是一份福气。
只能说坏人有坏报。
这时,张婶子的丈夫和大儿子一起回来了,爷俩在一个车间,上下班几乎都是形影不离
袁江平一进屋就看见妻子坐在那,一个月没见了,他刚想凑上前说几句好听话,便发现妻子的眼角流着泪,顿时心慌。
“秀娥,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啊?”
袁江平边说边给张婶子擦着眼泪。
张婶子没说话,只是把信向前递了递。
袁江平一脸问号,自己家还是第一次收到信件?
等看完信上的内容之后,他沉默了。
当初妻子掏空家底给肖青予换票,自己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心里是舍不得的,小儿子也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大孙子还小,用钱的地方还很多。他们家,虽然有四个工人,但除去花销和孝敬老人,也攒不下什么。
这为了一个见面连话都不说的孩子,一下子拿出这么多,几乎相当于嫁姑娘的嫁妆了。
但他与妻子伉俪情深,肖青予父母活着的时候对他们家也不错,所以这诸多的情绪,也只能放在的心里。
但没想到经历下乡一事后,肖青予的性格竟然变了这么多。还想着给他们寄东西。
当初是自己的想法,狭隘了。
“秀娥别哭了,你要是舍不得她,以后再给她寄点生活必需品,乡下买东西,可能不那么方便。”
“怎么?这次不说不舍得了?”
“你就别打趣我了,是我把人想窄了,这个孩子是个感恩的,以后不会差。”
“我也这么觉得,不然一个小姑娘哪里来的魄力把他大伯一家都送走。然后毅然决然的报名下乡。”
“好了,别哭了,你刚回来,歇一歇,今天我来做饭。”
“你可算了吧,今天晚上咱就吃青予丫头寄来的东西,你可别给我糟蹋了。”
张婶子是个麻利的,拿出包裹里的山货,分一分,就准备开始做晚饭。
等到大儿媳,小儿子都回来的时候,饭也做好了。
“妈,你回来了啊。”大儿媳李娟跟婆婆的关系一直很好,从进到这个家,婆婆就没有让她干过活,这种待遇在娘家都是没有的。
而且,她怀孕的时候婆婆也说,无论男孩女孩,只要健健康康的,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