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小魏夫子这是看中你们家三郎呢,我们沈杨去的时候,都没问几句就走人了。”
沈继业先一步开口,“当初叫你们教杨小子识字,你们都说没空,若是杨小子也能背一段,夫子肯定会多问几句的。”
沈四爷吐槽,“继亮就是懒。”
沈继亮摸了摸鼻子,不吭声,显然心里也是后悔当初的。
“听春兰说,县里的孩子都是先教孩子背书算数了才去拜师的。”林氏开口,“提前教孩子识字,夫子就会觉得家长重视,孩子也能多得两分重视。”
见沈杨娘面露懊悔的神情,又连忙安慰道,“放心吧,魏家夫子是好夫子,只要杨小子表现好,夫子同样会重视的。”
“说到底,是我们家沈杨胆子不够大,不像你们三郎,说话利索又不怯场。”
说到后面,沈杨娘只能在心里感慨,都是小孩,怎么就差这么多呢?
只有沈淮清楚,小魏夫子是听到父亲说他学完了三字经才注意到他的。
之后的表现,也得到了小魏夫子的认可,并将他视为那种有天赋并且还努力的好苗子,这才有了后面那句‘读书不易’的劝勉。
若他表现平平,说话结巴,估计走个过场就完事了。
沈四爷圆场道,“好好学,努力学,尽力了就行,其他的交给老天爷。”
接着,就说起了其他事情。
大家开始有说有笑。
散场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之后的几天,大家各自忙碌。
直到月底,沈继业才抽空带沈淮去河边捡石头,两人捡了一大筐,拿回家后挑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