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放肆奔跑 > 第233章 助教的实力3

第233章 助教的实力3(1 / 2)

[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毒药谋杀案:

某富商在家中被发现死亡,初步怀疑是中毒身亡。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三名嫌疑人(A、B、C),以及以下线索:

1. 桌上有一杯未喝完的水,底部有白色粉末。

2. 一名嫌疑人的口袋里有一包白色粉末。

3. 另一名嫌疑人的手上有烧伤痕迹。

4. 第三名嫌疑人声称自己是医生,随身携带药瓶。”

反正班级里大家都在猜A和B,其中一个是凶手。

苏序川让他们给出,如果他们是凶手那应该做出什么鉴别实验。

同学们积极的讨论出:

凶手A白色粉末的鉴别,需要用到碘酒、醋酸、酚酞试液、烧杯。

1. 将白色粉末与碘酒混合,观察是否变蓝(淀粉检测)。

2. 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加入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酸碱检测)。

3. 将白色粉末与醋酸混合,观察是否有气泡(碳酸盐检测)。

凶手B手部烧伤鉴定,需要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手套。

1. 用pH试纸检测氢氧化钠溶液(强碱),模拟嫌疑人手部烧伤的原因。

2. 推理:如果毒药是强碱(如氢氧化钠),接触皮肤会导致化学烧伤。

凶手C,药瓶成分分析需要用到(含硫酸铜溶液)、铁钉。

1. 将铁钉放入药瓶溶液中,观察是否有红色物质析出(置换反应)。

2. 推理:如果药瓶是硫酸铜溶液,铁钉会置换出铜(红色),说明药瓶可能被用于伪装毒药。

贤老师打视频过来,目前大家只讨论到这里。

叶浣溪介绍完后,班级里的同学,又在热烈的讨论凶手是谁,苏序川只是笑着听着。

继续给大家讨论了十几分钟,

苏序川才上台揭晓答案,“谁都可以是凶手,只要你给出的证据都指向那个人。

假设凶手使用氢氧化钠(强碱)作为毒药,嫌疑人B的白色粉末遇酚酞变红(碱性),且手部有烧伤,B认罪。

药瓶实为硫酸铜溶液,是嫌疑人C的伪装行为。

这次用到的知识点有:

1. 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的使用。

2. 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淀粉→碘酒变蓝,碳酸盐→与酸反应产气泡)。

3. 置换反应的原理(铁与硫酸铜反应)。

最后苏序川问道,“如果毒药是氢氰酸(无色无味),如何通过化学手段检测?”

𝓑𝙸 ⓠu 𝓑𝒶.v 𝙸 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浪子生涯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婚躁 冰汽神座 国师 宦海官途秦峰胡佳芸 人在大二,男神养成系统是什么鬼 修仙:从一颗心脏开始 太子爷别跪了,顶级财阀才是白月光 虐我千百遍,我嫁大佬他哭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