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礼堂的学术会议上,谢一扬与日本住友集团代表握手言笑。他递过的U盘里存着武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测试报告,而对方不会知道——这些数据是用林教授团队盗取的康宁公司原始数据修改的。
当科技部专员质疑成果真实性时,投影仪突然播放起“自主研发“纪录片。镜头里忙碌的实验场景,实则是上周在横店影视城拍摄的科幻剧片段。张铁柱踢了踢脚边的油桶,里面泡着试图举报的在读博士。
武汉邮科院档案室突发火灾的浓烟中,谢一扬凝视着燃烧的原始数据。这些记载真实损耗率的光纤实验记录,正被林教授团队研发的自燃纸吞噬。消防队长举着残缺的“国际领先水平“鉴定报告:“可惜啊,五年心血...“
暴雨冲刷着喻家山实验基地,被绑在椅子上的《自然》杂志记者艰难喘息。他的相机内存卡正在播放伪造的“学术造假证据“,而真正的调查资料已通过朝鲜红星网关,上传至东京大学服务器。
1994年6月25日,《中国科学报》头版刊登“我国光纤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配图中谢一扬与院士们举杯庆祝,背景里的专利证书边缘,隐约可见被涂改的“Corning Incorporated“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