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滤芯是上周才换的!”厂长在镜头前满头大汗,“肯定是有人栽赃——”
话音未落,张铁柱带着一队记者冲进仓库,掀开防雨布露出成堆的“防汛专用沙袋”,袋口破裂处漏出的不是沙土,而是泛着荧光的硅料废渣。
“根据《科技日报》收到的举报,这些废渣的辐射值与珠海西区填海场的样本一致。”谢一扬对着镜头举起一份文件,“而武钢的‘环保技改专项资金’,恰好来自周明远同志批示的三峡移民剩余款。”
深夜,谢一扬在汉正街仓库里盯着老陈刚破译的加密文件——央行特派员从武钢带走的“熔铸记录”中,夹着一份1991年南巡组考察陆家嘴时的土壤检测报告副本。
“铀238含量超标40倍……”谢一扬指尖划过报告上的公章印痕,突然僵住。印泥的化学成分竟与防汛沙袋里的荧光剂完全一致!
“周明远早料到我们会查武钢。”老陈声音发颤,“他故意让环保局抓现行,就是要逼我们亮出沉船坐标——那艘船里除了账本,还有能证明他替换土壤报告的原始录像带!”
窗外传来警笛声。谢一扬猛地推开仓库后门,江对岸新立起的“长江抗洪纪念馆”广告牌突然亮起霓虹灯,奠基日期在红光中格外刺眼:1994年4月7日——正是光刻机骗局败露的同一天。
“去深圳。”谢一扬扯开衬衫纽扣,露出贴在胸口的微型硬盘,“‘深海’保税区有周明远洗钱用的离岸公司,而武钢的‘环保假面’……”他回头看了眼被警车包围的仓库,冷笑,“不过是给真正的棺材钉上最后一颗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