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5月28日凌晨,阿巴斯港外海。
集装箱货轮“海洋玫瑰号“的雷达屏上突然出现四个光点,船长陈大勇的咖啡杯在剧烈转向中砸在驾驶舱地板上。他抓起高频电台嘶吼:“Mayday!北纬26°33′遭遇武装快艇!“话音未落,舷窗外已亮起AK-47喷吐的火舌。
谢一扬站在蛇口港监控室里,看着卫星传回的实时画面。张铁柱的机械臂在全息投影上标记出坐标点——距离预定爆炸位置还有3.7海里。投影角落的保险单数字在跳动:货物全损赔付1.52亿人民币,船体损失8900万,船员抚恤金2400万。
“让'海盗'动作快点。“谢一扬用鞋尖踢了踢脚边的铝合金箱,里面装着从武汉大学物理实验室“借“来的震荡传感器,“潮汐再有四十分钟就变了。“
货轮甲板上,五个蒙面人正用乙炔枪切割冷藏集装箱的锁具。领头者脖颈处的蝎子纹身在月光下若隐若现——这是谢一扬从缅甸克钦邦找来的雇佣兵,每人十万人民币外加澳门赌场的终身VIP卡。
“谢总,第三集装箱有问题!“张铁柱突然调大监控音量。雇佣兵掀开的集装箱里,本该是500台“扬帆牌“双门冰箱的位置,此刻堆满了用钢筋网固定的水泥块。最外层贴着迪拜进口商的验货标签,墨迹还未干透。
谢一扬的铂金袖扣在控制台边沿刮出一道细痕。三天前黄永昌亲自监督的装货过程还历历在目,那些从佛山山寨工厂拉来的劣质冰箱,连压缩机都是纸壳填充的。现在集装箱里的水泥预制块,显然是有人中途掉了包。
高频电台突然传来波斯语咆哮,监控画面里出现伊朗海军的快艇。谢一扬猛地攥紧拳头——这不在剧本里。按照计划,应该是雇佣兵制造劫持假象后引爆船底炸药,现在海军出现会让骗保计划全盘崩溃。
“启动B计划。“谢一扬按下控制台上的红色按钮。藏在货轮底舱的二十公斤C4炸药本该在六小时后引爆,此刻倒计时数字突然从05:59:59跳成了00:02:30。
驾驶舱里,陈大勇看着突然黑屏的雷达,额头渗出冷汗。他并不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航运任务背后藏着什么,只知道货主额外付了五十万“风险津贴“。当刺目的火光从底舱喷涌而出时,他最后看到的是一艘印着“IRIN“字样的伊朗海军舰艇正在转向规避。
蛇口港的监控屏幕雪花闪烁,最后定格在冲天而起的火球。谢一扬的卫星电话响起,苏黎世保险公司的查勘员用生硬中文询问:“谢先生,您能确认货轮最后位置吗?“
“北纬26°34′,东经56°28′。“谢一扬盯着正在消失的GPS信号,嘴角微微上扬,“我的两亿多货物可全在上面。“他故意把“两亿“咬得很重,电话那头传来键盘敲击声——这是提醒对方注意保额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