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施密特的手微微发抖,他蹲下身想摸脚下的混凝土。
“小心!“谢一扬一把拉住他,“刚浇筑的样本区,强度还不够。“
一旁的林小军立刻递上平板电脑:“这是实时监测数据,抗压强度已达设计标准128%。“
施密特皱眉翻看数据,却没注意到文件属性显示“演示模式“。当他点击“原始记录“时,系统自动跳转到伪造的数据库——那里有连续三个月完美的检测报告,每份都盖着监理公司的电子章。
“施密特先生!“《纽约时报》记者突然挤过来,“作为第三方监理,您如何评价这段工程质量?“
摄像机红灯亮起的瞬间,施密特感到后颈一阵刺痛——AR眼镜的纳米针头已注入微量东莨菪碱。他的瞳孔微微放大,嘴角不受控制地上扬:“毫无疑问的世界级水准!中国同行创造了水利工程奇迹!“
谢一扬适时地揽住施密特肩膀,在镜头前摆出握手姿势。没人注意到,他袖口的纽扣摄像机正将画面实时传回控制中心——那里有二十名黑客随时准备篡改直播信号。
第二节搅拌机里的真相
中午十二点十分,考察团在临时食堂用餐。
施密特借口上厕所,悄悄溜回3号标段。德国人的固执让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那些混凝土的色泽太过均匀,振捣痕迹像是同一模板复制的。
他躲过巡逻的“保安“,用瑞士军刀撬开一处样本区的边角。刀尖刚插入三厘米,就碰到异常坚硬的物体。施密特挖出一看,浑身血液瞬间冻结——那根本不是钢筋,而是一根刷了防锈漆的竹片!
“找什么呢?“谢一扬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
施密特猛地转身,发现不知何时自己已被五名“工人“包围。他颤抖着举起竹片:“你们这是谋杀!大坝会决堤的!“
“聪明。“谢一扬鼓掌,“所以您该明白,为什么考察路线要避开实际施工区?“
德国人突然冲向最近的塔吊,想拉响警报。但张铁柱的机械臂比他还快——液压驱动的金属手指精准掐住施密特后颈,将他拖向正在运转的混凝土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