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3号拌合站开机。“谢一扬走向等候的黑色奥迪,“给北京送两百方'特供'混凝土。“车窗外,武警正押送着几个民工打扮的人——那是他提前安排的“偷工减料临时工“。
手机响起周明远秘书的声音:“谢总,林教授飞机上有《三峡工程特殊建材应用白皮书》...“
“天气不好。“谢一扬摇上车窗,“记得给民航局发暴雨预警。“
三峡坝区,傍晚暴雨
李卫国蹲在7号坝段裂缝旁,往数码相机里塞记忆卡。身后传来张建军的声音:“李工,谢总请您去武汉质检。“
“这是要塌的!“他指着裂缝中渗出的黑色液体,“矿渣粉遇水膨胀...“
“所以需要专家处理嘛。“张建军笑着递过信封,厚度显示至少五万。见李卫国不接,突然变脸:“你女儿在荆州三中吧?听说保送清华了?“
暴雨中,李卫国的手机亮起陌生号码的短信:【记忆卡放江豚观测点3号箱】。他望向正在撤离的质检车队,郑毅锋的检测仪正被装入扬帆集团的密封箱。
北京至武汉航线,同日夜
林振华在颠簸的飞机上攥紧公文包。邻座“乘客“第三次“不小心“碰翻他的茶水时,老人突然冲向卫生间,将U盘塞入假牙托槽。
舱门打开的瞬间,狂风裹着雨滴抽打过来。林振华看着没有登机桥的停机坪,和远处闪烁的“武汉扬帆通航“字样,突然对搀扶他的空乘说:“告诉谢一扬,92年汛期水位会到175米。“
空乘耳麦里传来谢一扬的轻笑:“教授糊涂了,设计蓄水位才175。“
“所以溃坝时...“老人突然栽下舷梯,公文包散落的纸张被雨水冲成灰浆。
扬帆大厦顶层,深夜
谢一扬把玩着从林振华假牙里取出的U盘,投影仪正在播放真实检测数据。张铁柱机械臂展开成销毁装置:“要处理掉吗?“
“不,寄给水利部。“谢一扬将U盘插入特制机器,“把28.3改成48.3。“他望向窗外吞噬了无数真相的长江,对电话那头的周明远说:“明天开记者会,宣布三峡工程采用扬帆新型建材,强度超国标20%。“
暴雨拍打着玻璃,仿佛千万冤魂在叩窗。江雾深处,7号坝段的裂缝正悄悄渗出浑浊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