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监,立即发布新闻稿,宣称扬帆集团全力配合国税总局的例行检查,强调我们对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谢一扬快速下达指令,“刘总监,准备三套账本——A套给国税局看,B套备用,C套立即销毁。“
刘志强倒吸一口冷气:“谢总,A套账本只能解释大约60%的研发费用,剩下的12亿缺口——“
“那是你的问题。“谢一扬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张铁柱,联系周秘书长,我需要知道这次调查是谁推动的。“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知道,那87家交叉持股的关联公司和虚构的12亿研发费用,是扬帆集团避税的核心手段。如果被查实,不仅面临巨额补税和罚款,更可能引发刑事调查。
“还有,“谢一扬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让技术部准备好数据清除程序,所有电子账本必须设置自毁指令。“
众人匆匆离去执行命令,只有张铁柱留在原地。谢一扬走到窗前,看着楼下广场上闪烁的警灯。
“老板,要不要启动'保险方案'?“张铁柱低声问道。
谢一扬没有立即回答。他想起三个月前,当刘志强第一次提出“蜂巢计划“时,自己是如何被那精妙的税务架构所吸引——87家分布在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和香港的关联公司,像蜂巢一样错综复杂地交叉持股,将真实的利润流向掩盖得无影无踪。而12亿的研发费用,更是让扬帆集团连续三年几乎没交过企业所得税。
“先不急。“谢一扬终于开口,“让我们看看这位'铁算盘'到底有多硬。“
国税总局调查组的临时办公室设在扬帆大厦的80层。郑国栋站在窗前,看着几乎相同的城市景观,眉头紧锁。
“郑局,这是扬帆集团提供的部分财务资料。“年轻的女稽查员小林递过一摞文件,“他们声称技术研发是集团的核心战略,过去三年投入超过15亿。“
郑国栋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研发人员名单呢?专利申报记录?实验室使用日志?“
“他们说需要时间整理。“小林犹豫了一下,“郑局,我查了税务系统的记录,扬帆集团过去三年的营收增长与研发投入确实呈正相关,而且他们确实申请了不少专利。“
郑国栋冷笑一声:“专利可以买,研发人员可以虚设,实验室可以摆拍。“他指着文件上的一行数字,“看这个——去年第四季度突然增加的2.4亿研发费用,恰好把全年利润压到了微利状态,太精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