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回答他。
——
下午3:00,扬帆大厦顶层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远处的东湖。湖面上,几艘工程船正在作业,将成吨的混凝土倾倒进水里——那是从重庆某核工厂运来的“特殊填料”,每吨成本不到50元,却能确保未来三十年,任何检测仪在这里都会失灵。
“老板,村民闹事的视频已经压下去了。”张铁柱汇报道,“《长江日报》明天会发通稿,标题是《东湖新区建设获重大突破,光谷科技园助力国家战略》。”
谢一扬点点头,目光落在桌上一份新合同上——某军工企业的订单,要求提供“抗辐射特种建材”,单价是市场价的30倍。
“告诉林教授,他的‘辐射屏蔽技术’可以量产了。”他轻笑一声,“就用东湖的‘实验数据’做背书。”
——
深夜11:45,东湖禁区外围
一支环保局的检测小队鬼鬼祟祟地摸到湖边,领头的年轻人刚拿出仪器,表盘上的数字就疯狂跳动,随后“啪”地一声黑屏。
“操!又坏了?”他骂了一句,回头看向队长,“王哥,这已经是今晚第三台了!”
队长没说话,只是死死盯着湖面——月光下,湖水泛着不正常的荧光绿色,像是某种活物的呼吸。
“走吧。”他最终叹了口气,“这儿的数据……永远都不会正常了。”
——
次日清晨,《湖北日报》头版头条
【光谷科技园奠基仪式隆重举行,省委领导高度赞扬扬帆集团社会责任担当】
配图上,谢一扬笑容满面,和一众官员握着金铲子,背后是刚刚立起的“军事科研禁区”牌子。
没有人注意到,照片角落里,一个瘦小的孩子正被抱上救护车,他的皮肤上布满了溃烂的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