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带着适应了乡下生活后越来越能干的宋·小弟·铭钰清理干净寺庙废墟后,挖通了一条从山顶到山脚的排水沟渠,铺上挖空的竹管,从山顶的古井汲水引流。
如此一来,梯田灌溉、猪圈用水以及山脚生活的饮用水无需等下雨或是大老远去月弯湖挑水了。
谢姎盼望已久的独立小院也赶在入冬前盖了起来。
木石结合的主体构架坚固耐用、土坯镶嵌鹅卵石的墙体简朴美观、茅草屋顶底下铺着挡风御寒的防雨布。
屋子虽然只盖了三间,但院子很大——
竹篾编起来的篱笆墙,缠满了山里移栽的藤系野花。
院门到正屋铺了一条石头小路。
铺路的石头是宋小弟帮她从月弯湖畔捡回来的,大大小小都有,唯一的共性是被湖水冲洗掉了棱角。
这些鹅卵石一块紧挨着一块嵌入泥地,雨天进出鞋子就不会带起泥了。
石头路左边开了一畦菜地,右边盖了一间鸡舍,养了两只小鸡。
屋后也铺了一条石头小路,通往伴月山入山口。
后院的空间也不小,沿着篱笆墙种了一圈山里移栽的野果树。
虽然果子酸涩,但回头想个办法给它们嫁接一下,野果树一样能迎来它们的春天!
子系统:【宿主,你的小院跟偶空间里的很相似呢!就差一条小溪和一个咸水池塘啦!】
谢姎摩挲着下巴寻思:小溪有竹管引流的古井水了,有没有无所谓。咸水池塘不现实,但淡水池塘可以试试啊。
于是,她在靠近山脚的宅基地边缘,挖了个小土坑。
坑里引入空间里的溪水,顺便弄了几尾溪里的鱼虾养着。
沿着池塘搭了一圈架子,明年春天去山里再找找有没有老藤的野葡萄树,移栽一株。
再不济,也可以种丝瓜、黄瓜、葫芦、扁豆等会攀爬的瓜果蔬菜。
到过年时,小院已经被谢姎捯饬得有模有样了。
不少社员和知青没少在背后议论她,觉得她大费周章建这样一座房子纯属浪费。
父母是双职工的城里人,过惯了城里方便、舒心的好日子,哪里吃得惯乡下的苦?
即便她力气够大,什么农活都搞得定,可乡下要什么没什么,时间一长等着瞧吧,肯定待不住!
将来有机会回城,她会不回去?
回去了这屋子不是白盖了吗?真是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