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周边,范希文算是看明白了。
应该说国都周围,距离权力核心太近,可谓是寸土寸金。
也正因为如此,圈地的行为简直是屡见不止。
被巧占的至少还能得到些许补偿,被抢占的则只能留宿荒野,卖儿鬻女不在少数。
这些不是苦命人,这些是祸乱的根源。
范希文不想与谁争辩这些,只想自己尽量拯救一些人。
也不是为大宋做贡献,只愿有朝一日江湖好汉再次发威时,能有不少人谏言。
纷纷替范希文和他身边的人求情。
至少求个一刀毙命的恩典。
这便够了。
一路往北走,出了汴京的权力辐射中心区域后,那种流民四野的状态才算好了起来。
范希文真有种推开北上主官,将所谓犒赏物资一股脑抛给流民的冲动。
这叫什么事?
赵佶与王黼,一个万民之首,一个百官之首。
甘愿花大价钱粉饰太平,却根本没想过做一丁点实事。
尤其王黼这个老骚棒,处处去寻别人家的小妾、娘子,说他是水浒中高衙内的原型,范希文都不觉得突兀。
甚至觉得,王黼之祸害程度,比高衙内更甚百倍。
因此,一路之上范希文都是咬牙走过来的。
不过他的表情在宦官看来,却认为是太过娇气,吃不得旅途的苦。
当即把范希文视为同类。
瞧瞧,不愧是大总管亲自吩咐,要求宦官好生对待的范大人。
连习惯都和宦官一样,简直是宦官的知音,一辈子的自己人。
也有稍微懂点事的,私下里觉得奇怪。
那个三娘听说是赵构殿下的护卫,却好像是专门来保护范希文的,而范希文却不太享受的样子。
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大人哟,这等待遇,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了。
以小吏的身份,享受亲王的礼遇。
可别再挑了。
但赵构的行为却打破了宦官们的成见。
一路上,赵构给范希文端水、递食物,甚至还要受范希文的训斥或嘲笑。
这真是行幸局的小吏?
分明是康王殿下的大爷好吧!
或许还有赵佶的交待,范希文等人一直没被主官穿小鞋,反而隐隐将范希文一行看作独立单位。
正中范希文下怀,那些官员,有的是酸腐,有的则是望天雀。
范希文将后背靠在三娘前胸,迷迷糊糊,东倒西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