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的内容还不少,各种题目的答案,以及经论题的理解,最让人感慨的便是律赋题。
当刘存孝从周云文口中得知陈及冠将所有律赋题都答出来后,顿时羡慕道:“陈兄,虽然你运道不佳,却才学惊人,想来这次府试定能榜上有名。”
说着,他拱手,“小弟在这里见过童生老爷。”
这一举动直接引得几人哈哈大笑。
陈及冠摆手,“刘兄,可莫要取笑于我,科举之事,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文榜未放,谁敢言自己榜上有名。”
刘存孝叹一口气,“这乃是我第二次童试,才学想来是够的,却不料遇上了小臭号,真是命运捉弄。”
“一切尚未定数,刘兄何必妄自菲薄?”
刘存孝自嘲点头,“不错,今日不谈伤悲之事。”
说着,见陈及冠时不时看一眼身旁的好友,他也忍不住侧头看了一眼。
司马谨好似将他们排除在外,一个人埋着头,手里捧着书籍,全神贯注看着。
陈及冠抿了一口茶水,赞道:“司马兄何其勤勉,外出之余也不忘刻苦读书。”
周云文认同点头,“读书一道,道阻且长,我等该向司马兄好生学习。”
司马谨讪笑两声,将自己手中的书藏了藏,“两位兄台谬赞了,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
刘存孝一把将他手中的书抢了过来,扬了扬,“陈兄,周兄,你二人可莫要被他欺骗了去,他读的可不是圣贤书,而是不入流的话本罢了。”
司马谨像是被踩住尾巴的老虎,十分生气,愤然道:“刘兄,你可说我不入流,可不能污蔑这话本。”
刘存孝愣了一下,平时自己这位好友沉默寡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