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拿起一支激光笔,指向图纸中心:"这就是我们的'盾'——'天网'防御系统。"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自信:"它不是一件单一的武器,而是一个由多种技术手段组成的综合防御网络,专门用来拦截高速弹道导弹。"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死死盯着图纸,试图理解这个前所未见的复杂系统。
"天网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李明远开始详细解释,激光笔在图纸上移动,指向不同的区域,"第一,早期预警雷达阵列;第二,机械/电子模拟计算中枢;第三,遍布国土的拦截弹发射阵地;第四,高速有线通讯网络。"
他指向图纸左侧的一系列雷达站设计:"这些是改进型脉冲雷达,我们将它们部署在边境线附近,形成一道'电子长城'。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尽早发现敌方发射的导弹,捕捉其尾焰特征和初期弹道数据。"
"但常规雷达不可能精确追踪高速导弹,"陈工皱眉道,仍然充满怀疑。
"没错,单个雷达确实做不到,"李明远点头承认,"但我们不是用一个,而是用一个网络。多个雷达站同时工作,交叉验证,可以大幅提高探测精度。更重要的是,我们不需要持续跟踪导弹的整个飞行过程。"
他的激光笔移向图纸中央的一个复杂结构:"这才是'天网'的核心——模拟计算中枢。"
"这是...计算机?"一位年轻工程师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些精密的电路图和计算单元设计。
"可以这么说,"李明远微微一笑,"虽然和未来的电子计算机有很大区别,但基本原理相似。它由数百个机械计算单元和真空管电子电路组成,能够进行高速数学运算。"
他的眼神变得专注而热切:"它的任务是接收雷达提供的初期数据,然后利用弹道力学模型,对导弹的可能飞行路径进行预测计算。"
"预测?"陈工震惊地重复道,"你是说,用不完整的初始数据,推算出导弹的整个飞行轨迹?"
"正是如此,"李明远肯定道,"虽然不可能百分百准确,但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概率区域',也就是导弹最可能经过的空域。"
他的激光笔移向图纸右侧,指向散布在国土各处的发射阵地:"这是'天网'的第三部分——拦截弹发射系统。每个阵地都配备了多枚带简易制导的固体或液体火箭拦截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