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来到1960年,可能是因为吃不饱的缘故,院子里也没人搞事情,都在为填饱肚子奔波着,大家过得也算是安稳。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定量又减少了,现在每人的定量还不足刚开始时候的百分之七十,大家都在咬牙坚持,贾家的生活变得更艰难。
就因为贾家的事情,易中海两口子没少发生争吵,由于易中海的原因他们两个还是迟迟没有要上孩子,谭翠兰提议的领养孩子的决定易中海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老易,这才几天又来借粮,说是借你看看这两年他们提到还这回事没有?再这么下去我们还过不过了?”
看着贾东旭离开的身影,谭翠兰又忍不住的抱怨,虽然她也很同情贾家大的情况,但是他们家可不怎么领情。
“哎呀,东旭也难呀,他家就他那么一点定量,你让他怎么办?我这个做师傅的不帮他,还指望谁能帮他?”
这两年贾东旭变得更沉默了,一家子的生活压力都在他身上,就他三级工的那点工资,要不是傻柱和他的帮衬,早就过不下去了。
“哼,那是你觉得,贾东旭这个人是不错,但是他家我看可不缺那一口吃的,你看看都这种光景了,贾张氏还是那么胖,他们家可不缺嘴。”
谭翠兰也觉得,不管她说什么,易中海总有话在那里等着,若不是真的想解决问题,就说的这些那是没用的。
“那他能怎么办?那是他娘,要是贾东旭真的把他娘都饿着了,你还敢找他养老吗?”
看着已经明显不耐烦的易中海,谭翠兰也只能放弃,虽然她的地位提高了不少,但是没有孩子一直是她心里的一根刺,现在他们两个的年纪都大了,怀不上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这个家还是要易中海说了算的!
就在易家因为孩子的事情闹得很不愉快的时候,院子里的几个适龄青年也都在思考自己的终身大事。
这一辈子很多东西变了,也有很多东西没变,许富贵还是给自己的儿子介绍了娄厂长的女儿娄晓娥,但是知道后面那场大风暴的许大茂怎么会同意,因为这事父子两个闹得很不愉快。
但是毕竟是他唯一的儿子,他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是又找了一家姓高,姑娘叫高岚,这家的成分是个小资产阶级,虽然不是很好,但比起资本家的名声可是 要好上不少。
农村和城市的划分标准是不一样的,农村居民成分主要分为地主、富农、中农、下中农、贫农和雇农,城市居民成分主要划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一般的工人和职工都是无产阶级,对应的基本上就是农村的贫农,像许富贵给介绍的小资产阶级家庭绝对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只要到后面低调一点,根本不会有多大的问题,像院子里的阎埠贵是个教师属于小知识阶层,那他就是小资产阶级,只是在刚开始的时候遭了几天罪,很快就又恢复了。
况且只要嫁过来,几年过后高岚的成分自动就会变成夫家的成分,到时候只要不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基本上没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