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爷子点点头,转身时,三毛看见他眼里闪过一丝泪光。
那天晚上,曾老爷子多喝了一碗粥。他坐在油灯下,继续画着图纸。三毛知道,父亲是在为回城做准备。虽然没人明说,但他们都相信,总有一天,知识分子的春天会到来。
春耕时节,曾老爷子的农具改良初见成效。他将传统的犁头改造成了可调节深度的新式犁,不仅省力,还能根据作物需求调整耕作深度。村民们起初半信半疑,但看到效果后,纷纷来找他帮忙改造农具。
"曾师傅,"老李头扛着自家的犁走进院子,"您给看看,这个能改不?"
曾老爷子放下手中的图纸,仔细检查犁具:"可...可以改。不过...得加个调节杆。"
三毛在一旁帮忙记录,她的字迹工整秀丽,让老李头啧啧称奇:"三毛这字写得真好,比我们村小学的老师还强。"
王富贵不知何时也来了,靠在门框上阴阳怪气:"哟,曾师傅现在成大忙人了啊。"
曾老爷子头也不抬:"有...有事?"
"队里的水泵坏了,您给看看?"王富贵的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情愿。
三毛注意到,王富贵今天特意换了件干净的白衬衫,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她下意识往父亲身后躲了躲。
修水泵时,王富贵一直在旁边转悠,时不时找话题和三毛搭讪。曾老爷子看在眼里,手上的扳手不自觉地加重了力道。
"王会计,"他突然开口,"你...你上过几年学?"
王富贵一愣:"高中毕业。"
"那...那你知道水泵的工作原理吗?"曾老爷子指着拆开的零件,"这是叶轮,这是...这是..."
王富贵被问得哑口无言,讪讪地走开了。
晚上,曾老爷子把三毛叫到跟前:"三毛,你...你想回城吗?"
三毛点点头,又摇摇头:"想。但是爸,我觉得在这里也挺好的。您看,大家现在多尊重您啊。"
曾老爷子叹了口气,从床底下拿出一个铁盒,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照片。有他在机械厂工作的场景,有他们家在南京的老房子,还有三毛小时候在玄武湖边的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