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道路就像被黑暗笼罩,难以看清走向,人生的际遇如同秋天的明月、春日的繁花,都有各自的时限。不如静下心来,听从命运的安排,何必在黑夜中苦苦奔波、强求呢?
在大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贤明有道,重用贤臣。文臣中有十八学士,武将中有十八路总管,朝堂上下人才济济,秩序井然。天下有才华、有智谋的人,都被举荐入朝为官,得以施展抱负,因此国家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在这众多人物中,有一个人叫马周,表字宾王,是博州茌平人。他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年过三十还未娶妻,孤身一人。马周自幼熟读经史,学问渊博,志气和谋略远超常人。可惜因为出身孤寒,无人举荐,就像一条被困在泥潭中的神龙,无法施展抱负。看着那些才学远不如自己的人,一个个飞黄腾达、享受荣华,他只能每日郁郁寡欢,感叹:“这都是时运不济、命数如此啊!”
马周平日里唯一的爱好就是喝酒,烦闷时更是借酒消愁,不醉不休。他对饮食并不在意,有一顿没一顿也无所谓,但唯独不能没有酒。要是没钱买酒,只要打听到邻居家有酒,就会去蹭酒喝。他喝酒时大大咧咧,酒后还会狂言乱语、耍酒疯,惹得四邻八舍都十分厌烦,背后都叫他“穷马周”“酒鬼”。可马周知道这些称呼后,也并不放在心上,正所谓“未逢龙虎会,一任马牛呼”。
博州刺史达奚听说马周精通经史,便聘请他担任本州助教。马周上任那天,众秀才带着酒来祝贺,他一时高兴,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刺史亲自到学馆拜访,马周却还宿醉未醒,爬不起来。刺史见状,大怒离去。马周清醒后,知道刺史来过,便前往州衙谢罪,被刺史狠狠责备了一番。马周嘴上连连称是,可行为却没有丝毫改变。每次有门生拿着经书来请教问题,他就留门生一起喝酒。微薄的俸禄都拿去买酒,还不够花销,依旧每天去门生家蹭酒喝。
有一天,马周又喝醉了,两个门生左右搀扶着他,一路吟诗唱歌往回走。正巧碰上刺史出行,差役喝令他们回避,马周哪里肯退让?他瞪着眼睛破口大骂,刺史又当街训斥了他一顿。当时马周酒醉,并不在意,可第二天醒酒后,门生又来劝他去刺史那里赔罪。马周长叹一声:“我只是因为孤苦贫寒,没有依靠,才想找个进身的机会,所以才委屈自己。如今因为喝酒,屡次被刺史羞辱,我还有什么脸面再去低头求情?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助教的官职也不是我能安身立命的长久之计。”说完,他把官服交给门生,让门生还给刺史,仰天大笑,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