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张丽娟的人物自传,将全程利用柯区柯克式紧张。
何为柯区柯克式紧张?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吧。
如果小说里,甲和乙在同一张餐桌上聊天,吃饭,一直说了几章,忽然间餐桌底下出现了一个定时炸弹,爆炸了,读者肯定觉得莫名其妙,懵逼。
可假若读者们从一开始就知道,餐桌底下有一颗定时炸弹呢?
读者知道有炸弹,但甲和乙浑然不觉,还是继续聊聊聊。那么,即便甲和乙的对话太单调,读者们也不会感觉无聊了。
他们会想:你们别说了啊,能不能检查一下餐桌底下?完了时间越来越近了……这两个角色该不会被刀吧?
所以这个故事悬念贯彻始终。
有了读者和角色的信息差后,读者情绪会在全程保持紧张,即便明知甲和乙不可能死,他们也想知道这两位是怎么脱离危险的。
张丽娟自传也是一样。
读者们早就知道结局了——张丽娟会变成妓女。
可她怎么成为妓女的呢?
她又为何是「巧物」呢?
她的罪是什么?
她因何而进入终焉?
这两个悬念保证了故事的期待感。
其实所有犯罪类小说都是柯区柯克式紧张,读者代入犯罪者视觉,是知道自己犯了哪些罪的,因此面对侦探的调查和警方的审讯,斗智斗勇才能保持紧张和悬念。
人物小传更是如此。
我说谎了,可我因何而说谎?我又在哪里说谎了?
你会带着悬念一直往下读,直到那句“我要开始说谎了”。
【五】
在我决定写张丽娟自传的那天,几位热心的书友,不知从哪儿找来了几张截图,说我可以参照一下,或干脆就照着写。
我当时猜测过是官方活动,类似AI对话的。我还专门去番茄找了半天,没找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最开始时,我在自己的评论区发了那些截图,说有来源。可放了好几天都没有理我。
再检查时,才发现这些图都被屏蔽了,说“未通过审核”。
重点,重点!我还想过在本书开头写一句:本书大纲来自天虫。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也没说这张图和天虫有关吧?我这样说岂不是在造谣么?
所以那几张图就作为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