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越说越兴奋,荀彧连忙拉住他的袖子:
“嘉弟慎言!”
荀彧是荀子后人,被评为王佐之才,忠君爱国是他从小受的教育,天地君亲师,无论怎么样,皇子是君,如何能说他们没脑子,而且祸从口出,郭嘉年幼,荀彧总是会多为他思考两分。
“此地只有我三人在此,又无旁人,畅所欲言也未尝不可。”
在一旁的戏志才早已跃跃欲试,他和郭嘉意气相投,性格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虽说平日里他欺负郭嘉最多,但也是他俩关系最好。
“长兴公主绝对不甘心只做一个公主或者一个无关紧要的臣子。”
这是显而易见的,从她闹出来各种去花楼,喝花酒,打群架,对着美男吹口哨就能看出来,她在引人注意,她在把她作为公主该有的类似于贤良淑德、优雅高贵的名声给搞烂。
她六岁就开始有了行事不端,十岁开始更是有了不像女子的名声,不过两三年,大汉十三州传遍了这个消息,事关公主的名声,如果没有人推波助澜,怎么可能传遍,她年幼没有仇敌,除了她自己谁会去坏公主的名声,即便是有些传言应该也是在洛阳小范围流通才是。
后来她又开始放出也要做官的事情,开始入朝听政,这回只需要十几天,全天下都知道长兴公主“女儿身,男儿志”,又在朝上公然对凉州一事发表观念,现在颖川学子全部再夸她“有高祖之风,憾为女儿”。
这其中看得出很多事情,首先,传出来的评价很统一,所以是她自己传出来的,看得出她势力变大了,从两三年才能把消息传遍十三州到了如今只需要十几天,她的发展很快,但她为什么要发展这些势力,为什么一定要散播这些消息。
其二,她一步步的、循序渐进的改变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从不像个女子的样子变成男儿志,现在又变成了高祖之风,她为什么要让人改变对她的印象。
她始终想让人淡化或者忽视女儿身份,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她是大汉公主,她本可以挑一个家世好人品好学识高的男子嫁了,甚至仗着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