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旁的副将李开芳听了,不禁疑惑地问道:“将军,不知您可有什么妙计?”
僧格林沁微微一笑,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先放出一部分俄军俘虏,然后让这些人给城里的俄军带去一个假消息,告诉他们我们在乌兰乌德的兵力只有八千余人。
这样一来,俄军若是得到了这个情报,可能会认为我们势单力薄,从而产生主动出击的念头。”
听完僧格林沁的话,李开芳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但很快便露出钦佩之色:“将军,您的这条计策实在是太妙了!”
僧格林沁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接着说道:“正是如此,此乃诱敌之良策。待俄军主力远离东西伯利亚城,企图包围吾军之时,便是吾等反包围之良机,必能打得他们猝不及防。”
副将点头表示赞同,并赞叹道:“将军高瞻远瞩,此计甚妙!”
僧格林沁下达命令:“即刻挑选数名可信之俘虏,赐予些许赏赐,告知他们只要将此虚假情报带回,便可获得重金。与此同时,暗中调动我军部队,筹备实施反包围之战。”
副将恭敬地领命:“遵命,将军。末将立刻去安排。”
没过多久,几位被精心挑选出来的俄军俘虏,在清军严密监视之下,离开了乌兰乌德城。他们背负着有关清军兵力匮乏的假消息,踏上归途,向俄军营地进发。
然而,在乌兰乌德城内,僧格林沁却在暗地里重新布局,将主力部队巧妙分散藏匿,仅留少许兵力于城中活动,刻意营造出兵员稀少、防守空虚的假象。
同时,他派出轻骑兵在外围巡逻,密切监视俄军的动向,等待最佳的出击时机。
2天后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坐在东西伯利亚城中他的办公室内,面前摊开着一张巨大的地图,手指不断地在上面滑动,似乎在寻找着什么重要的线索。
副官匆忙进入房间,脸色紧张地说道:“总督大人,前线传来消息,我们的先锋部队在乌兰乌德遭到了清军的突袭,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