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外围,大沽口炮台。
刘文锋站在古老的炮台上,看着远处渤海湾的波涛。
这座炮台见证了太多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每一次都是屈辱的记忆。
但今天不同了。
“报告总司令,从闽州撤出的部队已经全部到达津门。”
周卫国走上炮台,递上一份统计报告,“总共八千三百人,重要设备百分之六十成功转移,技术资料全部保存完整。”
刘文锋接过报告扫了一眼,心情稍微好了一些。虽然丢了闽州,但人员和技术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敌情如何?”
“联合舰队正在清理闽州港,预计一周内就能恢复部分港口功能。他们的陆军主力还在闽州整顿,但侦察部队已经向津门方向推进。”
刘文锋冷哼一声:“他们以为拿下闽州就胜利了?天真。津门可不是闽州,这里是老子的主场。”
确实,津门的地理位置比闽州更有优势。三面临海,一面靠山,易守难攻。而且这里距离京津冀工业基地很近,物资补给相对容易。
“总司令,工兵部队已经开始修筑防御工事。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在外围构建了三道防线。”参谋长拿着工程图纸走了过来。
刘文锋仔细查看着防御部署。第一道防线设在海岸,主要用于阻击敌军登陆;第二道防线设在城区外围,利用地形优势构筑坚固工事;第三道防线就是津门城区本身,准备进行巷战。
“很好。”刘文锋满意地点点头,“那些洋鬼子想拿下津门,就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就在这时,通讯兵跑了过来:“总司令,有紧急情报!”
“说。”
“根据我们在后方的情报网报告,各国正在向远东增派更多兵力。镁国又调来了两个师团,罂国派出了印度军团,连法兰西都从非洲抽调了一个军。”
刘文锋的脸色一沉。看来敌人是铁了心要彻底消灭他。
“还有,”通讯兵继续报告:“毛熊也有异动。他们在中苏边境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似乎准备从北方发动进攻。”
“这些畜生!”刘文锋一拳砸在炮台的石头上:“平时一个个装成友邦,关键时刻都要来咬一口!”
周卫国忧心忡忡:“总司令,如果毛熊从北方进攻,我们就要两线作战了。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恐怕…”
“恐怕什么?”刘文锋打断了他,“老子连八国联军都不怕,还怕这些杂碎?”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刘文锋心里很清楚形势的严峻。
现在的情况比当年的八国联军入侵还要糟糕。
当年的清军虽然腐朽,但毕竟有几十万人。而现在他只有八千多人,要面对的却是几十万联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