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明蒸汽汽车研发之路
在与李琳长谈后,我深刻意识到交通发展对国家全面进步的重要性。科学院迅速响应,周院长承担起统筹的重任。我特意将周院长邀至光明宫内我的书房,屋内静谧,茶香萦绕,一场关乎国家交通变革的对话就此展开。
我率先开口,神情郑重:“周院长,当下我们有了收音机这一伟大发明,科技的力量正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交通领域,同样急需一场变革。目前我们的火车是蒸汽火车,速度慢、灵活性差。我在想,第一代汽车的研发,是否可以借鉴蒸汽火车的技术,先造出蒸汽汽车。这样不仅能利用现有的技术基础,还能更快地实现汽车从无到有的突破。”
周院长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思索:“罗帅所言极是。以蒸汽技术为切入点,确实是个可行之举。现有的蒸汽火车技术,在动力原理、机械构造等方面都有许多可借鉴之处,能为汽车研发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不过,汽车与火车在使用场景和设计需求上有很大不同,比如汽车要更注重灵活性、小型化,要适应不同路况,这就需要我们在借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我接着说道:“没错,在研发过程中,资金、人力、设备等资源,科学院尽管提,全力保障科研团队没有后顾之忧。机械制造方面,要着重考虑耐用性和稳定性,初期不求外观多精美,但结构一定要稳固;电子控制系统,目前不必追求太过复杂的功能,确保基础的操控精准即可;动力系统,在沿用蒸汽技术的同时,要尝试优化改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材料方面,安全性和耐用性是首要考量,成本也需控制在合理范围,以便未来能够普及。另外,通讯技术与汽车的融合也极具潜力,虽然目前还处于设想阶段,但也要提前布局研究,为后续发展做好准备。”
周院长认真聆听,不时在本子上记录要点,随后坚定回应:“罗帅高瞻远瞩,科学院定不负所望。我回去后即刻组织团队,以蒸汽技术为核心,全面开展汽车研发工作,从各个关键环节入手,攻克重重难关,争取早日让大明共和国拥有自己的汽车。”
一番深入交谈后,周院长带着明确的方向返回科学院,迅速在科学院内紧锣密鼓地筹备组建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