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视频导出。
文件名:《风从东方来》。
发布的那一刻,他们没通知任何官方平台。
只是在一个当地最大街头社交平台上传。
第一波观众,是那些偶然刷到的人。
一个戴着耳机的M国青年,正坐在公园长椅上。
点开视频五秒。
那是林若曦一身红衣,站在城市废楼顶端。
远处,东方拂晓。
她闭眼开嗓,轻吟一句古诗。
“长风破浪会有时。”
配乐里,是鼓点,是琴声,是街头杂音,是城市轰鸣。
然后,镜头骤然切换——
易喆背着琴,站在地铁站中央弹奏,一群街舞少年围着他节拍起舞。
那一刻,画面炸开。
东方旋律+街头文化+反差撞击。
第一条弹幕飘过:
【我靠,这谁剪的!炸裂了!】
【东方文化这样拍,我第一次感到心跳加速】
【林若曦的声音真的有力量】
【街头也能讲故事,这才是短剧!】
两小时,破五十万点赞。
四小时,冲上平台热门榜第一。
八小时,本地多个文艺频道主动转载。
M国《洛瑟文化晨报》头版登出评论:
“一支来自东方的短片,让街头静了三分钟。”
“它没有明星、没有舞台。”
“但有力量。”
当天下午,文化节官方公众号也发了声明:
【光影实验室短片《风从东方来》,获文化节特别推荐位】
【首次进入主会场大屏循环播放】
许凡看着公告,一脸兴奋:“我们不是被打压了吗?现在他们还得拿我们当门面。”
老韩叼着烟:“他们不是真懂了,是被热度吓到了。”
后台,节目总监走到山南面前,面无表情,却语气低了一截。
“山南先生。”
“你们的短剧……很好。”
“我们希望你们可以参与后天的官方影像圆桌。”
易喆站在调音台前,依旧那副懒散模样,声音平稳:
“不用圆桌。”
“你们会听到我们的答案。”
“在下一个片子里。”
洛瑟文化节正式开幕这天,天气异常好。
清晨的阳光透过半透明的玻璃穹顶洒在主会场大厅内,打在地板上像一张张泛金的宣言。
场馆外,观众长龙已经排到街区尽头。
安检口前,现场主持人脸都快笑僵了。
“欢迎来自全球的观众、嘉宾、媒体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