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内心深处充满着对未知事物以及变化的恐惧,相较于勇敢地踏出熟悉的领域去探索新的世界,他更愿意安安稳稳地待在自己早已习惯的圈子当中。其实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在这方小小的庭院里,何雨柱能够感受到一种被他人需要的满足感。与此同时那些来自院子里人们的殷切期望却逐渐化作一条条牢固的绳索,将他紧紧地束缚于此,令他难以挣脱。
何雨柱似乎也从未产生过想要摆脱这种困境的念头,毕竟他从儿时起一直到如今成年,他几乎整个生命历程都在这座四合院中度过。在这里,他所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潜移默化地塑造并影响了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乃至世界观。久而久之,何雨柱已然成为了四合院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他极少会主动去深入思考或质疑自身所处的现状究竟是否合理。大多数时候,他只是随波逐流般地顺应着周围环境的发展,如同许多普通人一般。除非遭遇某种极为强大的外部压力或是内在动力,否则单靠他自己的力量,要想彻底改变目前的状况简直难如登天。
不得不提的是由于何雨柱受教育程度相对有限,再加上那个时代社会人员流动性普遍较低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他想要脱离当前状态的确有着诸多无法避免的必然性。
舒适区,众人的需要,情感的纠结,教育水平缺失,四合院影响的价值观念,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何雨柱被一个圈子禁锢一生,最重要的是何雨柱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突破圈子方面拥有的自由意志和能力。
但他确确实实是这个院子里的好人。
他是院子里的大冤种吗?照顾一院子孤寡。娶一个有三个孩子,而不愿意给自己生孩子的女人,辛苦养大孩子最后视作仇人。原剧情中,舍弃亲生儿子,也要回到院子里帮助众人养老。
傻柱这辈子看似是被院里的老人们,还有秦淮茹和她的儿女们拖累的一生,剥削的一生,道德绑架的一生,实际上他自己是乐在其中的,他喜欢那种被人需要,童年母亲的缺失,加上少年时期父亲的离开。说不上来他有没有恋母情结,是不是把对母亲的感情投放在了秦淮茹身上,这是说不上来的。
根据当时的剧情发展来看,何雨柱真的舍弃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执意要回到那座充满故事和回忆的四合院,确实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想想又觉得必然。
娄小娥这位商场上的女中豪杰,带着何雨柱一同前往西餐厅品尝美味的西餐,并品味红酒。她这样做显然不仅仅是为了享受美食与美酒,更是有意地想要调整何雨柱长久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以便为何雨柱未来前往香港开启全新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