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这些表现得越发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之人,实际上往往越是脆弱得不堪一击。这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只能借助于外表展现出来的强硬态势来伪装和保护自己那早已千疮百孔的心。
而贾张氏恰恰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贾张氏曾经拥有着一个美满而温馨的家庭,那时候的日子也充满了欢声笑语,命运却无情地捉弄了她。
在人到中年之时,她失去了挚爱的丈夫,那个与她相濡以沫、共同走过风雨岁月的伴侣就这样离开了人世。这个沉重的打击让贾张氏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但生活还得继续,她强忍着内心的悲痛,独自肩负起抚养子女的责任。
可是,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位可怜的女人。当她步入晚年后,更为残酷的事情发生了——她的儿子也不幸离世。接连失去生命中的两个重要支柱,这种打击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毁灭性的。贾张氏仿佛一下子从天堂坠入了地狱,她的世界变得一片灰暗,无尽的哀伤笼罩着她那颗破碎的心。
如今,她唯一能够依靠的就只有自己年幼的孙子了,作为一个没有丈夫的寡妇,在那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里,她注定要承受无数的冷眼和歧视。
人们的指指点点、风言风语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不断刺痛着她脆弱的心灵。她深刻地体会到了那种没有男人撑腰的无助感,面对外界的压力和欺凌,她只能默默忍受,无处诉说心中的委屈和苦楚。
或许正是因为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和不公,贾张氏的心态逐渐发生了扭曲。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孙女表现出明显的不在意甚至有些冷漠;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她对孙子近乎变态的极度宠爱。她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孙子身上,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伤痛和缺失。
她无论遭遇什么样的事情,总是会扯开嗓门大声叫嚷个不停,似乎生怕全天下的人都无法知晓她所承受的种种委屈一般!
只要对任意一件事稍有不满,贾张氏便会如同鲁迅先生笔下那位喋喋不休的祥林嫂似的,没完没了地念叨上好几天。仿佛只有不断地重复诉说,才能够稍稍缓解她心中那无尽的怨念和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