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对方是否真是楚默所出,只说两个孩子连姓氏都与楚默不同,这就不可能让他们支持这两个孩子继位。
且最主要的,李君羡和楚若婉担心李靖知晓楚默的下落。
一旦楚军夺得天下,一旦对方占据主导之位,那想要推举自己的外孙外孙女上位,那就必须铲除一切隐患。
而楚默,就是挡在李靖面前的最大隐患。
只有楚默死了,李元青和李墨寒才能名正言顺的接管楚军,成为楚国的开创者。
至于楚默,活着只会令人忌惮,只会成为李墨寒和李元青的绊脚石。
所以,为了楚默的安全,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李靖做大做强,都不能在未接回主上之前,让李靖灭掉北周。
这也是众人背着李靖几番商议之后的结果。
武士彟之所以摇摆不定,也是众人定下的计策。
为的,就是调和双方的关系。
不至于让双方彻底撕破面皮。
于是乎,楚军就在这种微妙的局势下慢慢发展自己,慢慢寻找楚默的踪迹。
终于,楚若婉派出去的暗卫回报,说是岭南发生了剧变,杨氏一族几近覆灭。
有传闻说那一切都是楚默所为。
得知消息的楚若婉,当天便召集了李君羡、武士彟和张顺等一众将领,仔细商谈了此事。
最后,所有人一致认为,应当派遣一人前往岭南查探究竟。
思来想去,最后所有人,包括楚若婉在内,一致认为,只有自己前往岭南才最合适。
首先,楚若婉麾下的暗卫,本就擅于深入各处打探情报。
其次,如今李靖与北周的战事刚刚结束。
由于之前无故断了对方的补给,担心对方会趁机发难。
所以李君羡必须坐镇中军,而武士彟则也必须在此充当和事佬。
最后就只有楚若婉这个神出鬼没的暗卫统领,可以暂时离开而不被发现。
即便事后李靖有所察觉,只要李君羡咬死了不松口,想必对方也没任何办法。
经过一番商议和安排之后,楚若婉和张顺便以半岛的那群土着因为今年的赋税和徭役加重,变得有些躁动不安,要前去平叛为由。
特地带着张顺麾下的三万水师,和楚若婉麾下的两万近卫军乘船离开了冀州。
对此,李靖不置可否,甚至心里有些不屑。